衡山窑遗址
衡山窑遗址旅游景点介绍 唐、北宋和元代时期古窑遗址 衡山窑遗址为唐、北宋和元代时期古窑遗址,该窑出产的高温彩釉绘花瓷器,它既不是釉上彩,也不是釉下彩,而是一种在素胎上涂上一层白色化妆粉,再在粉底上用彩釉绘花,一次性高温烧成,彩釉绘花后的器物表面不再施釉,专家将这种瓷称之为粉底彩釉绘花或高温彩釉绘花瓷器,这种彩瓷最早在衡山发现,故定名为衡山窑。 2019年10月,衡山窑遗址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衡山窑遗址遗址特点 窑址位于贺家乡湘江村湘江北岸的渡口边与赵家堆一带和衡东大源渡一带。渡口边窑址面积残存40平方米,深2.7米左右。西距渡口半公里的赵家堆,残存龙窑遗址,堆积面积近40000平方米。1982年湖南省博物馆派人前往调查清理,获得标本2800余件。窑式为斜坡式龙窑。斜面10度,残长32米,宽2.8米。 衡山窑遗址其他介绍 衡山窑系湖南境内继唐代长沙窑之后兴起的彩瓷窑口,时代宋、元;位于,从湘江村的渡口边向北,直到永平村的成家滩。1982年、1983年和2000年,清理了两座龙窑、一座圆窑和一座葫芦形窑以及窑址堆积物。 衡山窑的产品有碗、碟、盘、杯、盏、钵、盆、壶、瓶、罐、坛、炉等。 特征 胎质坚硬,瓷土一般不带砂。胎色瓦灰、赭灰或作猪肝色,少数呈褐红色。釉色除青透明薄釉外,彩釉以深浅不同的绿、蓝、褐三色为主。绿色中有草绿、豆绿、冬瓜绿、孔雀碧和蓝绿;蓝色有宝石蓝或蓝灰;褐色中浅者油黄、浅棕,深者呈板票壳色或酱黑。装饰手法有粉地彩釉绘花、釉下彩、釉上彩、印花、刻划与雕塑等。印花习见于碗、碟内壁,印圆形满花图案,内容有莲花、牡丹、菊花、水草、鸳鸯、游鱼、吉祥语“金玉满堂”等。有些花朵或文字作开窗式装饰。刻划花习见于莲花碗、莲花纹器盖、草叶纹香炉等,也有使用梳篦刻划装饰或刻划牡丹纹的。雕塑仅见于人物雕塑瓶。 粉地彩釉绘花瓷是一种在素胎上涂白色化妆粉,粉底上用两色彩釉绘花,表面不再罩釉,一次烧成的高温彩釉绘花瓷。因粉地多彩绘花一次烧成的瓷器始见于衡山,故定名“衡山窑”。凡与此相类似的窑口如长沙铜官的头冲窑、邵阳的瓦子山窑、衡南的青冲窑等均称之为“衡山窑类型”的彩瓷窑口。 2019年,衡山窑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