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美食之旅探索方家胡同的味道故事
历史回顾
方家胡同东西走向,是元朝大都时期的开辟。关于“方家”之名,传说不详,只知明嘉靖初年之前有人居住。《地名志》引述《琐闻录》,提到此地命名可能源于明万历年间戎政尚书方逢时居此,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在胡同东部路北设立了南学,共有房舍190间。此外,在胡同中还有内火器营马队驻扎。
文物保护
循郡王府位于方家胡同13号和15号,这座府邸原为乾隆皇帝第三子永璋的住宅,他死后被追封为循郡王爵位。随后,该府被过继给贝勒府,并按照贝勒府的级别进行修建。这座建筑布局严谨,深入宽广,至今保存相对完整西侧正院(15号)是现存较少的贝勒府式建筑之一,有五间正堂(已拆除),以及一座后院配备有正房和配房,以及一个东跨院作为花园和生活区。在东侧是一组完整的大型四合院落,由主院、中院和后院构成,其布局与西侧类似,并且拥有北房及东西配房。这些建筑已经成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而13号、15号则属于北京市第二批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
文化记忆
1918年的9月份,老舍在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之后,被任命为京师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校校长。他就在这里居住了两年,并经常光顾隔壁的京师图书馆阅读。在他的长篇小说《赵子曰》中,有一个“北新桥往北的张家胡同”,实际上就是描绘了方家胡同这个地方。
现代风情
25号的一所旧址西厢房曾是循郡王府的一部分,现在它变成了以夫妻店而著称的地标——Triangle Cafe乐儿西餐厅。这家餐厅巧妙融合了典型中式北方建筑元素与南派自然景观,同时保留了一些古香古色的桌椅与独特民族绣纱垂旗,将中国南北文化完美融合。该餐厅可以容纳50人,在柔和交替灯光下散发出纯粹中国气息。而其精选音乐背景,如爵士、蓝调及民谣,让客人们在这结合中西文化氛围中享受高品质菜肴。此外,不定期还会举办摄影、绘画、民俗等艺术展览活动或主题沙龙,为食客提供多样化体验。此处19号地址的是中国机床总公司以及《建筑机械》杂志编辑部办公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