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管理标准(景区管理如何标准化)
一、景区管理如何标准化?先查查有没有这方面已经成熟的标准,如果没有专业,可以导入9000标准二、如何评定一个景区的标准化程度? 从顾客的角度来看,简单地说,一个景区给游客提供的服务和产品高效、有序,令游客感觉十分满意,游客会觉得这个景区的标准化工作做得不错。
从景区内部来看,简单地说,一个景区标准化程度高,就是景区各项管理制度齐全,各项工作都有详细的工作流程(图文并茂),并且这些制度和流程都是落到实处、运行良好的。
从标准化管理的角度来说,就比较复杂啦。
景区标准化属于服务业标准化的范畴。目前,国内各省市质监系统下的标准化管理和工作单位都是在GB/T 24421-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系列国家标准的框架下来做相关的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景区也是。例如,广东省近几年都在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工作试点项目。
一个景区如果有心做好标准化工作的话,可以按要求去申请标准化试点工作项目,申请下来以后按要求做相关的工作方案,按计划推进景区的标准化工作。质监局推的标准化试点工作项目都有写明具体的标准化工作要求和评分细则的。评分越高就是标准化工作越到位。也可以申请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这些项目做好了是可以申请政府专项资金奖励或补助的哦。
本人曾就职于广东省某AAAAA景区,做标准化工作好几年。以上几点,仅供参考^_^三、景区运营要做哪些工作,整个工作体系有哪些?现在大多数景区采取的是哪种常见运营模式?营造良好软硬环境,关注游客需求变化,开发满足、超出游客需求,能参与体验分享的旅游产品、文旅商品,规范管理人性化服务。四、景区运营管理存在的哪些问题?国内不少景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资源丰富……投资者总以为靠着收门票的景区运营模式能赚点钱,从不考虑如何二次吸引游客,多次消费这些运营点出发,依靠景区产品创新研发,贴心服务管理文化为景区注入可持续发展。作为景区运营管理者,哪些事项会阻碍景区发展?与各位网友一起聊一聊。
商业化严重
某些景区投资者利欲熏心,多度的包装景区商业化,导致游客满意度直线下降,甚至严重威胁到景区社会声誉。游客出游,是希望身心疲惫,可曾想到达景区后,各种消费套路,一路套一路,游客再也不来,更别说推荐给身边的好友了。
设施不完善
设施不完善或缺乏,其实体现的是景区人文关怀极低。比如,大多数景区对厕所的维保运营几乎不上心,卫生脏,冲水设备损坏……有的景区甚至男女厕所都不区分。再比如有的景区,从进去到出来,根本就找不到水龙头。
管理服务水平低
服务主要体现在中小景区,对整体人员服务水准从不进行系统培训,老带新三天,熟练设施设备,熟悉路线,就立马上手。服务礼仪,服务标准等管理不规范,导致游客服务体验感降低。
盈利模式单一
景区闭门造车,传统运营思路,门票经济横行,眼里只有收门票,对于景区二次消费等服务产品完全不设计,不考虑,“用心”做好一门子生意。
无辨识度
小游票云在往期文章就有分享过,任何大小景区,都需要赋予景区或者某个景区景点一个生动形象的故事,不断地包装宣传,形成景区的核心卖点传播。但目前不少景区,缺乏营销包装意识,景区主题不突出,辨识度低,无法达到口口相传。
同质化严重
“造血功能、输血功能”都差,产品迭代、硬件提升慢。不少景区善于模仿,A景区有的产品,爆红了,B景区就直接复制过来,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总是差点火候,红不起来。这就是目前大多数景区的通病,产品雷同严重,完全缺乏创新意识。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曾分析指出:对于投资者而言,景区项目投资应进行科学的投入产出分析和风险管理评估,避免同质化、低水平、盲目性投资所产生的一系列内部风险。
市场活力不足
新冠疫情下,景区客流量少,效益持续下滑。这就必须完善景区产品服务创新体系,挖掘市场活力,来提升景区服务、效率、盈利,从而增加社会投资关注。这样就需要景区运营管理者潜心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