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因杜甫的诗词而闻名天下
岳阳楼,位于中国湖南省岳阳市,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楼阁之一,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它始建于唐朝,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登岳阳楼》而闻名天下。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洞庭湖与长江之畔,前身为东汉末年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在历史上被屡毁屡建,历经了由军事楼到城门楼再到观赏楼的演变,现为国家5A级景区“岳阳楼-君山岛”的重要组成部分。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716年,唐朝开元四年。当时,唐玄宗下令在洞庭湖边建造这座楼阁,以供文人墨客观赏湖光山色。历经千年,岳阳楼多次重建和修缮,但始终保留着其独特的风貌。
岳阳楼的建筑风格独特,高约20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式纯木结构楼阁建筑,整座建筑没用一钉一铆,仅靠木制构件彼此勾连,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其独特的盔顶结构,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设计。
岳阳楼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历代文学名家如张九龄、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等都曾登临岳阳楼,并留下了众多名篇佳作,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北宋范仲淹所作的《岳阳楼记》,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使得岳阳楼更加闻名遐迩。
如今,岳阳楼不仅是岳阳市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国内外游客争相游览的景点之一。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登楼远眺,感受历史的厚重和自然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