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洞自然保护区
千家洞自然保护区旅游景点介绍 灌阳县的自然保护区 千家洞自然保护区座落在道县的西北部,地处东红111°18′48″~111°22′29″,北纬25°27′30″~25°33′45″之间,是两省三县交界的偏远山区。本保护区的基点在庆里源,海拔500m,最高点韭菜岭2009.3m,相对高差1509.3m。中山地貌占绝对优势,为群山密集区。保护区属中带季风温湿气候区。土壤以板页岩、石英砂岩发育的山地黄壤为主,有少部分草甸土。保护区面积4746.1公顷,核心区2000公顷。有高等植物186科,612属,1265种。动物有22个目,54科,134种。 千家洞自然保护区的前身是广西灌阳千家洞国有林场,1982年经自治区批准建立千家洞水源林自然保护区,2006年2月经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千家洞自然保护区发展历史 千家洞自然保护区于1982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批准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2001年3月,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院对千家洞保护区进行科学考察并完成综合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设计。 2002年3月该保护区通过自治区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同年10月通过国家林业局评审。 2004年5月报送国家环保总局和评审,2006年2月经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千家洞自然保护区景点资源 千家洞自然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已查明的种子植物共有170科710属1653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的银杏、资源冷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钟萼木、香果树6种,二级保护的有福建柏、长苞铁杉、白豆杉等17种,保护的南方铁杉、小花木兰等10种,其中保护区保存有国内罕见的大面积长苞铁杉400多公顷和福建柏500多公顷原生性群落。 已查明野生脊椎动物27目79科146属23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黄腹角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5种、国家保护有益动物144种、国家濒危动物31种,已发现昆虫23目208科702属922种,其中昆虫新种2种,为华南农大田明义教授及法国昆虫专家德夫博士于1998年在千家洞科考中发现。 千家洞自然保护区地理环境 广西千家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东北部灌阳县境内,东与湖南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界,地理坐标为北纬25°22′~25°31′,东经111°11′~111°20′,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2231.0hm2,其中核心区面积6470.2hm2缓冲区面积1999.0hm2,实验区面积3761.8hm2,森林覆盖率83.9%。 千家洞自然保护区其他介绍 千家洞自然保护区座落在道县的西北部,地处东红111°18′48″~111°22′29″,北纬25°27′30″~25°33′45″之间,是两省三县交界的偏远山区。本保护区的基点在庆里源,海拔500m,最高点韭菜岭2009.3m,相对高差1509.3m。中山地貌占绝对优势,为群山密集区。 保护区属中带季风温湿气候区。土壤以板页岩、石英砂岩发育的山地黄壤为主,有少部分草甸土。保护区面积4746.1公顷,核心区2000公顷。 保护区的植被保护非常完整,特别是高山常绿阔叶林最为完美。有大面积的福建柏群落,长苞铁杉和南方铁杉群落,长柄双花木群落。据调查高等植物186科,612属,1265种。动物有22个目,54科,134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苏门羚、红腹角雉。长尾猕猴成群结队,越来越多。保护区内新发现一株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的林檎,学名为Malusdoumeri(BoisChev),树高18m,胸径58cm,大约150年左右(经省林科所副研究员侯柏鑫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