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川藏线独特之处女性骑自行车带来的好处又是什么已更新完毕
这本关于川藏线骑行的词典,从去年国庆节开始编写,直至今年五月中旬完成,耗时七个多月。期间,我几乎打乱了生物钟,每天晚上写到八点才休息,周六也常常利用来工作,这导致我骑行时间减少,随之肚子也迅速膨胀。但为了与朋友分享川藏线的乐趣,这段时间的付出觉得值得。
二十三天的骑行经历太丰富,不仅美景、文化、感悟和情感都需要记录,而且还要描述遇到的每一个人和事物,这些内容无法完全放入一本词典里。我选择以词典形式撰写,一是便于交织叙述和议论,让作家自由发挥;二是简化谋篇布局,有助于取巧而不失拙劣。
我不想让这部作品显得神秘兮兮。虽然在开篇时我努力营造了一种神秘氛围,但当我真正踏上川藏线,与普通藏民深入接触后,我只能忠实地描绘眼前的景象和心灵的涌动。在书中,你会见证那些想要逃离命运的人们,如多吉、小冷布以及活泼可爱的布珠家姐妹,以及梦想出国留学的卓玛等人。大部分藏民信仰佛教,他们内心善良、温柔且沉静,但也有他们独有的习惯,因此有了八一镇上的醉汉。而八一镇又是一座现代化城市,不仅建筑和街道现代,更包括了人们的心理观念,它比拉萨更具现代感,那里的生活节奏更快。
我也不希望我的文章过分夸大骑行川藏线的事迹。每年成都至拉萨的旅客数以万计,早已将此路视为寻常之举,而现在它甚至被归类为“新四大傻事”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开设客栈在丽江、城里开酒吧辞职去拉萨)。这种事情实在令人无言。
其实,我想要表达的是人生应有的态度——即使到了生命中的困境,也应该保持清醒头脑,用一种超然自若的心态去面对。这也是王维《终南别业》中的“风马飞扬青年旅舍”女主人兰妮儿所欣赏的一种境界。她用一个字“行”形容了王维那时候的心境,即便到了水穷处,也能坐看风云起。这正是我们共同的心声,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很多时候,我们缺乏这种心境这种生活方式。因此,在书末,我希望能够传达这样的信息:我们只是凡人,没有能力像王维那样做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所以,我们渴望通过旅行获得洗礼,让自己变得更加平静内心、宽厚待人的好人,并激发出敬畏之情。
最后一条词汇是“转”,即使世间纷扰复杂,也终究不能脱离这个概念。“转”指的是变化,无论风花雪月如何迷惑,最终还是要承认沧海桑田这一现实。在一起骑行川藏线的人们中,有如清涟、碧海潮生、大老田等思想深刻的人,他们对于这次旅行所获得的情感体验更为深刻。我只希望我的文字能成为启发他人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