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词典用独特方式阐述不一样的川藏线骑行驿站又将怎样绘制这段旅程的诗意已更新完毕
这本词典自去年国庆节起创作,至今五月中旬告一段落,耗时七个多月。期间,我几乎丧失了生物钟的规律,每天写作直到八点多才休息,周六也常被工作占据。因此,我骑行的时间减少,而体重却迅速增加。不过,这段时间里与朋友分享川藏线骑行的乐趣让我觉得价值所在。
二十三天的骑行旅程中的美景、文化、感悟和情感实在太丰富,不足以在这本词典中完全展现。我采用词典形式主要是为了便于叙述和议论,同时也有助于篇章布局上的灵活性。
我不想让书中的描述过分神秘化。在开篇时,我确实尝试营造了一定的神秘氛围,但当我真正踏上川藏线,与普通藏民深入交流后,我只能忠实地记录下我的见闻。因此,在书中,你将看到那些想要逃脱命运的人们,如多吉、冷布,以及热情可爱的布珠家姐妹等人。大部分藏民信仰佛教,他们内心善良而温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习俗上的陋习。这就像八一镇里的醉汉一样复杂。
我也不想让骑行川藏线显得特别伟大。每年成都到拉萨的人数已达到万计,早已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更别提它已经成为“新四大傻”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丽江开客栈、城里开酒吧、辞职去拉萨)。这就是说,我们很多人对生活应有的态度可能还需要反思。
我想表达的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生活。我曾给风马飞扬青年旅舍女主人兰妮儿写了一句字:“行到水穷处,坐看风云起。”这是清涟在拉萨的心境,也是我们共同的心声。这句诗出自王维《终南别业》。王维早有察觉仕途艰险,他选择超脱尘世烦扰,最终隐居终南山。他在《终南别业》中描绘自己闲适怡乐的生活,即使到了无路可走之处,也能悠然观赏着云卷云舒。这是一种何等潇洒自如的心境!
很多时候,我们缺乏这种心境这种人生态度。我们大多数人不过凡夫俗子,无法实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接受洗礼,让自己心灵宁静,有爱心,有善良,有感动。
书末的一条内容为“转”,即便世事纷扰再难以预测,也总会有转变。一同经历川藏线旅行的人士,如清涟、碧海潮生以及老田,他们对此旅程都有更深层次的思考。我只是借此抛砖引玉,以激发大家更多共鸣和思考。
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