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一天能骑行200公里吗古稀老人逆袭318无终点哪儿算哪儿
在那条蜿蜒穿越高原的318国道上,芒康县境内,一位70岁的老人怀揣着无限憧憬,他是一位骑行者。他并不带任何目的地,只是随心所欲地踏上了这段旅程。他的自行车载着他所有的宝贵物品:备胎、帐篷、水桶、两口锅以及一套被褥。在这条川藏线上,从未缺少过那些勇敢的心灵。
当阳光照耀下,他在路旁找了一块空地,将路边捡来的树枝和木棍放入铁筒中点燃,锅便挂了起来,菜肴随之而来。他还有一只白色塑料桶,那里装满了油盐酱醋等调味品,为自己准备了午餐。每一次吃饭,每一次睡觉,都在自然界中寻找最简单却又充实的生活方式。
从如美镇到荣许兵站,这一段50多公里的征途并非易事。他们必须翻越那座海拔3988米的大山——觉巴山。这座山虽然不算高,但对身体健康的人来说也绝非小事。当他们从如美到达垭口累计爬升2000米时,那种艰难与挑战让人感受到生命中的力量。而老人,就这样独自一人,用他坚韧不拔的心态克服了这一切。
荣许兵站坐落于海拔4096米,是一个宁静的小村庄,它像是两个大山之间的一个温馨避风港。一路向西,便是那座海拔5130多米的大东达山。而老人的精神矍铄,让他的体魄看似轻松,却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挑战。那辆普通自行车,在这个崇高的地方,与那些专业户们停靠在一起,看似平凡,却充满了无穷可能。
6月20日,在芒康的一天晚上,老人与他的自行车,在荣许兵站安静地休息。这里,是他旅途中的一个重要停留点,也是他故事的一部分。在这里,他遇到了同伴,他们共同分享彼此旅途中的点滴趣事,而这些趣事,也成为了这次旅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像上的场景,就是那个瞬间——老人的自行车,以及同伴们携带的那些现代化工具相比,其简朴与纯粹形成鲜明对比。但正是在这样的对比中,我们更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人文关怀和对于生活本质追求的执着。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论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只要有梦想,有信念,有坚持,无处不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