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为什么没落了
朱仙镇一度是我国四大名镇之一,在宋朝时期就名声大噪,这里历史悠久,地理位置极佳,自古以来商旅客贩往来不息,一度极其繁荣,成为当地的富饶城镇,现在开始逐步落寞了。
失落的四大名镇之一
到朱仙镇一游,不是朕冲着某个景点去的,而是被“四大名镇”的名头吸引去的。
名声赫赫的“全国四大名镇”,了解吧?这四大名镇指的是河南朱仙镇、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这四大名镇在明清时期,倚仗各自优势,极尽繁荣,名闻全国。
如今,世易时移,当年的四大名镇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就像走上社会的同班同学。
汉口镇因长江航运便利,曾经商贾云集,有“九省通衢”之称。如今,汉口已成武汉市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而武汉市是我国举足轻重的特大城市,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
佛山镇凭手工业而兴起。如今,佛山已经发展成经济发达的开放前沿城市,广东的地级市之一。
景德镇则以陶瓷业闻名于世。如今,景德镇已发展成江西的地级市之一。
无疑,朱仙镇成了四大名镇里,唯一的落寞者。它的发展,不仅看不到另外三镇的尾灯,甚至比明清时期还有。我在朱仙镇游玩,觉得它只是比一般的小镇繁华一点儿,仅此而已。
那么,朱仙镇与三镇的发展,有多大差距呢?
先不论朱仙镇与另外三镇相差多少(因为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且看它所属的开封市吧。去年,开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是2364亿元。曾是四镇之一的佛山市,是开封的四倍有余,与郑州市相当;景德镇全市2019年生产总值826亿,但它辖区小,人口也不到开封的一半;汉口作为武汉的一部分,难以单独统计。当然,汉口与开封也不需要比了吧?
作为开封下辖祥符区(原开封县)所属的朱仙镇,其发展差距有多大,可想而知了!
那么,朱仙镇咋了?
说点虚的,任何事物都有兴亡交替,不可能所有的地方都能停留在最荣光的时代。有地方会发展进步,就会有地方萧条衰落。四大名镇里,不幸运的朱仙镇,就做了后者。
朱仙镇衰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发展的动力被釜底抽薪。朱仙镇的兴起,缘于贾鲁河的开通,朱仙镇由此成为交通要冲。沿运河而来的货物,大都在朱仙镇中转,即:卸船后在朱仙镇装车。朱仙镇最繁荣的时期是明末清初,一度聚集商、民达二十余万。
近代,随着水运重要性的降低,驱动朱仙镇繁荣的动力逐渐消失了。商人们逐渐散去,朱仙镇的没落无可避免。它不像景德镇,陶瓷业可以“祖传”,能持续助力地区发展;虽说朱仙镇也有木版年画闻名于世,但这个冷门手艺贡献实在太有限了。
成也是水,败也是水。水在朱仙镇衰败的过程中,也曾扮演了落井下石的角色,清朝乾隆以后,朱仙镇多次遭遇黄河水患,洪水将镇内的繁华涤荡而去,留下洼洼黄泥。
到了现代,朱仙镇的发展依然困难重重。作为深居内地的小镇,在经济重心向沿海偏移的大环境下,朱仙镇并不在春风的风口。
在我看来,朱仙镇向三镇看齐,是不现实的;努力发展旅游业,倒是个务实的做法。
朱仙镇也努力过,但是,我感觉它的旅游开发并不成功,力道用偏了。
虽为闻名于世的古镇,但镇内的文物古迹不多了。这是朱仙镇的劣势,不过这算不上有多不幸,因为大多数古镇也是这样,都是仿古的,不是真古迹。
朱仙镇也这样做了,几乎所有的街道都用石板铺了,几乎所有的临街建筑都改成了仿古式样。
朱仙镇的问题是:仅仅改个仿古式样,还是太无聊了。而有意思的关帝庙、岳王庙,却是收费的。收费不能算错,不过有不少网友认为收费高了。收费高低有对错之分吧?
朕不擅长断官司,且不议论收费高了还是低了,但收费了肯定不利于聚拢人气。
就是这样:有意思的地方收费了,不收费的地方没意思。在我看来,这就是朱仙镇的根本问题。
其实,当初朱仙镇没有必要对全镇作仿古改造,倒不如集中资源,打造一条仿古的旅游步行街,就像禹州神垕镇那样。如此一来,游客奔着朱仙镇来时,就会有个目标,人气自然就上去了。
发展不尽如人意,这是朱仙镇的不幸;名声能卖钱,这又是朱仙镇的幸运,祝朱仙镇越来越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