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自驾游的旅途中黄鹤楼和岳阳楼哪个更有趣
黄鹤楼与岳阳楼,两座江南名楼竞相辉映。它们的历史深远,文化底蕴丰富,是游客追求的焦点。那么,哪座更为人所知,更具吸引力呢?我个人曾有幸游览这两个古迹,并将我的感受分享给大家。
首先,这两座名楼在知名度上并无悬殊,它们都备受文人的赞誉。然而,黄鹤楼位于武汉,而武汉之所以闻名遐迩,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这也许是黄鹤楼比岳阳更加出名的主要原因之一。
黄鹤楼原址位于长江边,但现已移至蛇山一千米外。在视野开阔度方面,自然无法与岳阳相提并论。岳阳则坐落于古城西城门之上,对面便是壮丽的洞庭湖,其四周亭台楼阁交错,为登临者提供了令人难忘的景致。此地不仅能欣赏到八百里洞庭湖光山色,更体会到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的忧乐情怀。
尽管旅游价值方面岳阳可能略胜一筹,但价格略高,每人需支付80元门票。不过,由于优惠政策良好,即可通过完整背诵《岳阳樓記》获得免费入场机会。如果不是初中时期学过这篇文章,我或许早就努力背诵了。
抗战期间武汉保留了许多古建筑,而黄鹤楼在1985年重建后虽未改变原状,却依旧传承了历史气息。而岳阳城虽然也有清代复建,但其古迹气息略长于黄鹤。在寻觅往昔风貌时,无论从何种角度看待,都能发现这两座遗迹各有千秋,不必分高下。
在历经沧桑巨变的大时代背景下,这四大名楼如同智慧结晶,无高低贵贱,只代表了一代人的智慧和记忆。我认为,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它们共同创造的人文精神,而非简单比较。但我们还是需要了解它们之间最显著差异:而今我言之。
首先来说说它俩最大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时间跨度上的巨大差距——黄鹤是在1985年被重新塑造成今天这个模样;而另一侧的小小友谊桥下的那位,则是在清末光绪年的岁月里铸就命运——真实得像个故事里的英雄人物。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去否定那个站在河对岸、天边日出日落、夜晚星辰闪烁的地方;或者把现在这一片静谧又迷人的水乡视为骗子伪装成老子的“假古董”。因为这里讨论的是游览观光价值,而不是考古探究价值。
事实上,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把访古作为旅行目的,也不是只有那些可以让你走进历史画卷才值得一去看。我们的国家这么多地方造出来的“假”景区岂不是都要倒闭?
客观讲,你说的确实正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仿制品,一份经典作品,就如同三十年前的一份新书。那它成功做到了什么呢?
第一,它成功地重构了一栋消失已久但又熟悉的情境,使我们每次提起“黄雀”,脑海中总能浮现出这个形象而非任何一种过去版本;
第二,它担当起武汉这城市文化符号,比如北京大钟寺,或上海外滩般成为城市标志;
第三,它自觉成为业内广泛认可的一处建筑佳作,从创建鲁班奖直到今日只有一批仿制品获此殊荣,即包括本身及其他五处,如宝山寺等六处,而且它是第一个获此殊荣者,可见设计精湛施工完美。
最后,如果扩展讨论范围至整个景区,我会发现除了唯一单体建筑以外,还隐藏着更多真正来自过去的声音,比如宝塔等多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遗迹。而且由于它坐在蛇山之巅,可以俯瞰四方无阻,所以作为一种以登高望远为目的建筑,它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标,让你来看一次绝不会白费眼神。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