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美食之旅方家胡同餐饮盛宴
历史悠久
方家胡同东西向,源远流长,为元朝大都时期的古老巷道。据说“方家”并非指某位著名人物,而是明嘉靖初年的一位普通百姓。《地名志》中引述《琐闻录》,提到这个名字可能与明万历年间的戎政尚书方逢时有关,但这只是传说的其中一种说法。在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这里设立了南学,占用东部路北的大片区域,共有190间房舍。
此处还有循郡王府的遗迹,位于13号和15号。这座府邸曾经属于乾隆皇帝第三子永璋,被追封为循郡王后来又被赐予给绵懿,这使得该府建筑更加完善和壮观。现存的建筑保存得相当好,其中西部正院尤其值得一看,是少见的贝勒府形制,有着五间正堂虽然已经拆除,但后院中的主房、配房以及花园和生活区依然完整保留。东侧则是一组庞大的四合院,每个院落都布局相似,有北房和东西配房,这也是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之一。此外,13号和15号均列为北京市第二批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
1918年的9月份,当老舍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他被任命为京师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校校长,并在这里居住了两年。他常去隔壁的京师图书馆阅读,也就是现在方家胡同小学所在地。当他写下长篇小说《赵子曰》的时候,就曾描述过“张家胡同”,实际上是指的是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方家胡同。
特殊风情
25号位置上的旧址是一部分循郡王府,现在改造成了一家以Triangle Cafe命名的小餐厅,由一对夫妇经营。这里的装修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与自然元素,同时保留了中式北派建筑风格,同时加入南派自然景观,使之既具备中国特色又不失现代感。餐厅内部装饰古朴典雅,与西式桌椅形成鲜明对比,再加上民族独有的绣纱垂旗,将中国文化与西洋艺术巧妙结合起来,可以容纳50人,在灯光的映衬下散发出纯粹中国气息。而音乐方面,则选择爵士、蓝调及民谣等多种风格,让客人在这种跨文化氛围中享受各种美食,如芝士甜茄、秘制水果沙拉等推荐菜品,以及店主家的拿手好吃——小兽炸酡面。此外,还定期举办摄影展览、绘画展览及主题沙龙活动,让此地不仅成为品尝美食的地方,也成为了艺术交流与欣赏的地方。
最后要提到的便是19号地址下的中国机床总公司、《建筑机械》编辑部,它们坐落于这条充满历史故事的地标性街道上,不仅承载着工作室功能,更代表着当代科技与创意力的汇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