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萝卜蹲游戏教案 - 萝卜趣味成长通过游戏培养大班儿童的社交技能
萝卜趣味成长:通过游戏培养大班儿童的社交技能
在早稻田大学教育学院的一次研讨会上,日本著名教育学者小川宽树教授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生活。”这句话深刻地触动了我们对孩子成长方式的思考。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既能让孩子们享受学习过程,又能帮助他们发展必要社会技能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偶然间发现了一款非常有趣并且有效的小游戏——《萝卜蹲》。
《萝卜蹲》是一种简单却富有挑战性的团队合作游戏。它要求参与者以“萝卜”的姿势(双膝下蹲)进行交流和行动,不能站立或坐着。这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手脚协调性,还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我决定将《萝卜蹲》游戏融入到我的大班教案之中,以此来增强学生之间的关系,并提升他们解决问题、合作工作以及适应新环境的心理素质。以下是我设计的大班《萝卜蹲》游戏教案实录:
教学目标:
通过互动提高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训练学生在有限空间内有效沟通。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一块约4平方米大小的地面
几个小球或者其他物品用作障碍物
简单任务卡片(如“传递信纸”、“玩耍”等)
游戏步骤:
规则解释:首先向全班介绍《萝卜蹲》的基本规则,并演示一次完整的“跳跃”行为,即从待命状态转变为跷跷板状,然后再回到待命状态。
分组:随后,将所有学生分为几组,每组至少要有三四人,这样可以增加彼此依赖感,同时也能够避免因为太少的人数导致活动变得乏味无聊。
设置障碍:将小球或者其他物品放在课室地面上形成障碍线,使得只有当整个团队成员都成功完成规定任务时才能一起继续前进。
开始比赛:每个团队从起点开始,需要按照指令完成特定的任务,比如说传递信纸,从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然后再回到原位等。而这些操作必须是在“ 萝 卜 状 态”。如果任一成员失去这种姿态,则整个团队不得不重新回到起始位置重新开始尝试。
反馈与评估:比赛结束后,让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经历,并针对大家遇到的困难给予建议和鼓励。
结果与反思:
经过多轮测试,我们发现,《萝卜蹲》不仅使我们的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愉快,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明显提升了大班儿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相互尊重。在某些情况下,当某位同学感到孤独或被忽略时,他/她的同伴会主动邀请其加入游戏,从而缓解其情绪并加强群体凝聚力。此外,这项活动也让我意识到了如何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不同情况,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事务变得充满乐趣,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去看待学习本身。
最终,小川宽树教授的话语又一次回响在我的心间:“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让人们学会如何生活。”而我相信,《萧红·滴滴·哒哒》(即走路的声音)般清晰地奏响于我们耳边,那正是未来的希望,也是现在努力所需听到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