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楼

西街楼旅游景点介绍 过街楼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由城门、关口等建筑形式演变而来,一般建在行人必经的村口、隘口处。明清时期过街楼建筑盛极一时。 过街楼在奉化不多见。据悉,西锦过街楼是奉化仅有的一座过街楼,坐落在略微隆起的西街岭墩上,东西坐向, 正对县前街(因位于原衙前而得名),毗邻爱日庐。 奉化人习惯称这座过街楼为“西街岭墩”。《奉化县地名志》记述:“西街……东起南大路口三眼井,经西锦楼(俗称西街岭墩)至西锦小学……”西锦楼就是过街楼。印象里,西锦楼的称呼也比较稀闻。 过街楼这一名称迟迟才出现。2003年10月,市文化体育局在确定文物保护点的名单时,首次把“西街岭墩”定名为“过街楼”。也许,人们过去并不认为“西街岭墩” 是属于过街楼建筑形式的一种,或者说根本没有存在过街楼这个概念,以至一直没有确切地称呼它。在1983年出版的《奉化县地名志》中也不曾出现“过街楼”这几个字眼。现在把西街岭墩改称为过街楼,无疑是给了其恰当的名分。 尽管如此,“西街岭墩”的称呼还是一直延用着。现在还有许多人并不知道“西街岭墩”应该称作过街楼——其实,过街楼只是一种特定建筑的统称,现在用“过街楼”这一统称来单指这座建筑物显然不合适,如果在过街楼前面冠以“西街岭墩”或“西锦”的定语可能确切一点,对一座建筑物来说,这样的称呼毕竟是单一性的特指。不过话又说回来,就因为这座楼在奉化是独一无二的,所以用过街楼来称呼其也无妨。这反而更彰显出过街楼的历史文化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西街岭墩是一个带有地貌特征的地名,而奉城人一直习惯用这个地名来代称过街楼这一建筑物名。一说到“西街岭墩”,人们会很自觉地联想到其所指向的真实对象。由地名的称呼指向到建筑物的形象,这中间的转变非常自然而有意思。由此可见,西锦过街楼那种历经风雨、矗立百年的形象已牢牢地扎根在人们心中。 西锦过街楼建于清代中晚期,为二层重檐歇山顶式建筑,仿城楼,楼檐四角翘展,气韵庄严。一楼骑街横跨,左右两侧为厢房,各开东西两门。厢房内有一狭陡的盘梯通往楼上。二楼四面开设有窗户,可俯瞰城内街巷,远眺郊外山野。 从所处地理位置看,西锦过街楼应该有过辉煌、气派、显赫的时期。过街楼是当时奉化城区最重要的制高点。奉化城区地势走向基本为西高东低,有史以来,未曾改变。从明嘉靖《奉化县图志》录入的城区图看,除了位于城内西北角的官山外,西街岭墩应该算是城区地势最高之处。当时的县城主要在今城里厢一带。嘉靖《宁波府志》记载:嘉靖三十四年(1555),知县萧万斛在宝化山北3里处筑城,“奉化城后据锦屏,前依玉几(即现在的宝花山),左临大泽(应指县江),右傍凤山……辟四门,东曰迎恩,西曰顺成,南曰贞明,北曰起凤”。城址范围大致就是现在的东至东门口,南至南门头,西至西锦小学(原城隍庙处),北至北门街。区域不大,却是整个奉化城址。明以后,奉化县城墙虽多次增筑改建,但城区域址一直未有多大改变。到清朝中晚期,过街楼在西街岭墩高高矗立起来时,便理所当然成为当时县城最高的建筑。 西锦过街楼地处奉化古县城的、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带,附近坐落着县衙、城隍庙、学堂等建筑。过街楼脚下潺潺流淌的西锦溪是城区主要的河流。西锦溪从西水门流进,经城隍庙、西街岭,流出东水门,是当时奉化城区居民重要的饮用水源。可以想见,当年的西锦过街楼就高高耸立在人口密集、街市繁荣的县城中心区,在一片灰瓦土墙的低矮建筑群中,它朱漆雕栏,檐角飞翘,雄伟壮观,光采照人。每逢佳节,市民百姓登临过街楼,眺望四周,指点奉城,那情形该是多么热闹、气派。 时过境迁,如今的西锦过街楼已经淹没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由于长期历经风吹雨打,未作必要的修缮,过街楼檐角残缺,瓦椽零落,墙体破损,门窗洞开。并且由于长期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现在的过街楼杂屋搭建,村民栖居,线缆穿梭,条幅缠身,给人一种破败零落的感觉。 这座百年过街楼就像耆耆老人,显得苍老、脆弱,任人摆布。曾经的显赫和雄风已不复存在。那块写有“奉化市文物保护点”字样的清漆木牌挂在朝东墙上,算是给了过街楼一块创口贴吧。 西锦过街楼,作为奉化老城区一座标志性的古建筑,其历史文化价值远远胜过躲风避雨歇息等实用价值,是其他建筑物所无法替代的。 目前,西锦过街楼已经引起0有关部门的重视,被确定为 “奉化市文物保护点”。据市文保所领导介绍,他们曾经筹资准备修缮过街楼,只是因为过街楼周边的建筑情况太复杂,修缮工作受到较大阻力而作罢。抢救过街楼,人们还在努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