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古镇旅游景点介绍 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下辖镇 西河古镇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 南,处于宣城市宣州区、芜湖市南陵县、湾沚区三地交界处。东濒弋江之水,西北与高兴、沈公行政村接壤,呈不规则长方形。 该镇面积约0.33平方公里,宁静而祥和。现有幸福、跃进、汤家棚三个居委会,共780户,1608人。 西河古镇历史发展 据《汉书、地理志》载:“汉元封三年属丹阳郡古地各茶庵明万历年间遭兵毁”。远在西汉时,小镇乃是湖滩,杂草丛生,人烟寥寥,水患严重,此处俗称“草头湖”,当地有一庵堂建造于此,人们习以称“茶庵”,属丹阳郡宛陵县,随朝,改宛陵为宣城,始属宣城县;明、洪武年间,挑圩筑堤,百姓开始徙此安居,已成小集镇,因其坐落青弋江西岸,故得名“西河”,万历年间遭兵毁。清、嘉庆年间,设立过军事防务机构,一度曾称之“西河汛”。另有人说,因靠资福河,又称过资福镇。据《宣城古今》载:“二十年,定为建制镇,三十八年冠以标准集镇。属宣城县七大集镇之一”。建国后,多次定为建制镇,1984年又定为建制镇。 集镇历为乡、镇、区署机构驻地,随行政机构设置沿革,曾称过“西河行政村”、“西河街道大队”、“西河镇”等,1971年1月10日划归湾沚区。 西河为江南水乡古镇,相传有600多年悠久历史,房屋店铺建于圩建两侧,因逐年防汛加固堤埂,故屋基低于路面1.5米左右,街心青石路面,曲折蜿蜒约1200米,街道南北走向,宽窄不匀,一般为2一3米,两旁店铺门面飞檐对峙,窗户比街心低得多;沿河一侧旧宅,墙高陡峭,基部麻石驳砌,拔地数丈,削壁耸立,汛期任凭水冲浪击,外河沿岸青石护,人本可以通行,内侧房屋店铺多为数进串连,从街心踏青石台阶下,步入室内,可延伸十余米。此外,上街头外侧有章家巷、土地巷、下街头外侧有徐会兰巷、江东巷、中街内侧有芮家巷,均为老街横连,通往沈公圩内,也可通向沿河水运埠头,显得古朴衰老。 集镇建设有向圩内扩展之势,七十年代初,新建了一条长约50米,宽约5米的水泥面街道,人称“法制路”,拦腰横穿老街道,东到河沿,西至圩内,与老街交叉处为“十字街”,上架设水泥旱桥连通老街,旱桥高于路面4米左右,人们可在旱桥下往来,也可由旱桥北侧的青石台阶下,步入老街。1983年又新铺设一条长200米,宽9米的水泥路面街道,在圩堤内侧,与老街向乎平行,人称“路”,上到粮站下至芮家巷口,横越“法制路”,是最宽阔的一条街,农副产品交易都聚集在此。每当东方露出鱼肚白,这条街就活跃起来,提篮、担筐、拉车的人们从四面八方向此汇集。 街镇坐落青弋江畔,江水源远流长,上溯皖南山区泾、旌、太(泾县、旌德、太平)数县,下汛芜湖汇入长江。据口碑材料,几经沧桑。早在明朝隆庆年间,水路交通成为方便,往来船只常序泊于此歇宿,已成为山区竹、木、柴、炭销售中散地,来自下游的粮商在此设点收购粮食,商业市场非常热闹。据说,当时镇上有浴池三家,饭店四家,杂货店四十四家,不少店铺前店后坊,上近王家村下到八面佛都是住宅区,河沿一带都有房屋;万历年间,兵乱,房屋店铺焚毁严重,成民流离,集镇经济萧条。 清朝中期,人民生活安定,行商者渐多,集镇复于繁荣。竹木手工制作业盛行,街头巷尾遍及竹木器店铺,大户大家开设粮行,收购大家粮食运销沿江城市,河岸上还有竹、木商行,此时街道逐渐扩展向北延伸,镇上除山、杂、百货店外,还新开槽坊(酿酒)、糖坊、药铺、烟店、客栈、饭馆等,经商者多为江北巢县、无为、江南泾、旌、太等县人,商业兴旺,已成为宁国府宣城县西乡要镇;咸丰年间,由于太平军与清兵在此筑营鏖战,迂回四年之久,百姓蒙受其难,店铺多为倒闭,居民背井离乡,街镇再度衰败。 初年,集镇又趋于复兴,青弋江中经过往船筏增多,大批的竹木排筏由山区运来,停靠于此,船只往来也很频繁,常日达七八十条,此时集镇已成内河天然码头。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集镇商业发达,据老年人介绍,各种店铺有一百多家,大的店铺作坊雇用学徒工匠二三十人。当时有名的糕饼店有王义降、元泰和,加工的糕点花色繁多,尤其是方片糕制作精细,片薄匀整而香甜。中药店铺有六家,最大的有“陈恒生”、“太和春”、“胡广生”,自制中药,诊病配方。布店五家,最有名的“恒丰和”、“同裕源”,浴池有“沧浪园”、“大乐园”、“新新园”,“新新园”拥有座位六七十人,茶馆三家,有名的有“金谷春”、“柳翠仙”还有杂货店三十多家,粮行六家,另外,小商贩遍及全街。由于泾县人来此经商者居多,故有“无泾不成镇”的说法;此间,纺纱、织布、找线、织袜、刺绣等手工制作开始盛行,本镇人民王景玑还首创“西河私立培英小学”,据说兴盛时,人口将近六千。近年来,得天独厚的黄沙资源已开发利用,千吨拖轮往返不息,满载黄沙运往祖国各地;1986年2月1日湾西公路正式通车,促使集镇流动人口骤增,市场繁荣,销售额日达万元,已呈现历史上最兴盛时期。西河的经济正向外向型发展,据统计,在外地从事建筑承包业的有七百多人,黄沙运输开采业的有三百多人,每年光这两项收入上交的管理费就达八万多元,占全镇管理费收入的70%。西河,不再是经济和文化的“西伯利亚”,它流出去的是永不枯竭的黄沙资源,以及富有开拓精神的青年,得到的将是物质、精神文明的丰收。 西河古镇地区发展 附近农村土地肥沃,盛产粮棉。建国后,街容店貌日渐更新,近几年,镇政府大楼、中学教学大楼、邮电大楼与新湖商业街平地而起,颇有现代建筑风姿,而老镇仍保古镇特色。随着国家农业旅示范点——和平生态旅游区,西河古镇景区基本具备了吃、住、行、游、购、娱、教(市、县教育基地)要素条件,全方位为游客提供优良服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极大的关心和支持下,正步入一个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将乘势而上,继续保护古镇资源,特色小吃,民俗风情。以及绿色生态旅游特色,加大古镇保护力度与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加强软件建设,努力开拓市场,把景区建设成为集古镇游览、特色小吃、沙滩游泳、休闲度假,弋江漂流,民俗风情与和平生态公园生态旅游及科普教育,珩琅山景区的佛教游等一体的旅游。 西河古镇特色美食 西河古镇,天然水运码头,古往今来商业极为发达,南来北往的商家络绎不绝。特色小吃也闻名遐迩,特别是古镇上王家腊肠、王家腊肉等秘制腊味,有近300年的历史,肉香醇美,回味无穷,无色素、无添加、无味精,无防腐剂,混饨、羊肉、蛋糕、油炸臭干子、方片糕、青弋江小鱼等。 西河古镇其他介绍 安谧宁静的西河古镇位于芜湖县南,处于宣城、南陵、芜湖三地交界处,东濒弋江水,西北与高兴、沈公行政村接壤,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0.33平方公里,地处偏僻,人文闭塞。现有幸福、跃进、汤家棚三个居委会,822户,2278人。 据《汉书、地理志》载:“汉元封三年属丹阳郡古地各茶庵明万历年间遭兵毁”。远在西汉时,小镇乃是湖滩,杂草丛生,人烟寥寥,水患严重,此处俗称“草头湖”,当地有一庵堂建造于此,人们习以称“茶庵”,属丹阳郡宛陵县,随朝,改宛陵为宣城,始属宣城县;明、洪武年间,挑圩筑堤,百姓开始徙此安居,已成小集镇,因其座落青弋江西岸,故得名“西河”,万历年间遭兵毁。清、嘉庆年间,设立过军事防务机构,一度曾称之“西河汛”。另有人说,因靠资福河,又称过资福镇。据《宣城古今》载:“二十年,定为建制镇,三十八年冠以标准集镇。属宣城县七大集镇之一”。建国后,多次定为建制镇,1984年又定为建制镇。 集镇历为乡、镇、区署机构驻地,随行政机构设置沿革,曾称过“西河行政村”、“西河街道大队”、“西河镇”等,1971年1月10日划归芜湖县。 西河为江南水乡古镇,相传有600多年悠久历史,房屋店铺建于圩建两侧,因逐年防汛加固堤埂,故屋基低于路面1.5米左右,街心青石路面,曲折蜿蜒约1200米,街道南北走向,宽窄不匀,一般为2一3米,两旁店铺门面飞檐对峙,窗户比街心低得多;沿河一侧旧宅,墙高陡峭,基部麻石驳砌,拔地数丈,削壁耸立,汛期任凭水冲浪击,外河沿岸青石护,人本可以通行,内侧房屋店铺多为数进串连,从街心踏青石台阶下,步入室内,可延伸十余米。此外,上街头外侧有章家巷、土地巷、下街头外侧有徐会兰巷、江东巷、中街内侧有芮家巷,均为老街横连,通往沈公圩内,也可通向沿河水运埠头,显得古朴衰老。 集镇建设有向圩内扩展之势,七十年代初,新建了一条长约50米,宽约5米的水泥面街道,人称“法制路”,拦腰横穿老街道,东到河沿,西至圩内,与老街交叉处为“十字街”,上架设水泥旱桥连通老街,旱桥高于路面4米左右,人们可在旱桥下往来,也可由旱桥北侧的青石台阶下,步入老街。1983年又新铺设一条长200米,宽9米的水泥路面街道,在圩堤内侧,与老街向乎平行,人称“路”,上到粮站下至芮家巷口,横越“法制路”,是目前最宽阔的一条街,农副产品交易都聚集在此。每当东方露出鱼肚白,这条街就活跃起来,提篮、担筐、拉车的人们从四面八方向此汇集。 街镇座落青弋江畔,江水源远流长,上溯皖南山区泾、旌、太(泾县、旌德、太平)数县,下汛芜湖汇入长江。据口碑材料,几经沧桑。 早在明朝隆庆年间,水路交通成为方便,往来船只常序泊于此歇宿,已成为山区竹、木、柴、炭销售中散地,来自下游的粮商在此设点收购粮食,商业市场非常热闹。据说,当时镇上有浴池三家,饭店四家,杂货店四十四家,不少店铺前店后坊,上近王家村下到八面佛都是住宅区,河沿一带都有房屋;万历年间,兵乱,房屋店铺焚毁严重,成民流离,集镇经济萧条。 清朝中期,人民生活安定,行商者渐多,集镇复于繁荣。竹木手工制作业盛行,街头巷尾遍及竹木器店铺,大户大家开设粮行,收购大家粮食运销沿江城市,河岸上还有竹、木商行,此时街道逐渐扩展向北延伸,镇上除山、杂、百货店外,还新开槽坊(酿酒)、糖坊、药铺、烟店、客栈、饭馆等,经商者多为江北巢县、无为、江南泾、旌、太等县人,商业兴旺,已成为宁国府宣城县西乡要镇;咸丰年间,由于太平军与清兵在此筑营鏖战,迂回四年之久,百姓蒙受其难,店铺多为倒闭,居民背井离乡,街镇再度衰败。 初年,集镇又趋于复兴,青弋江中经过往船筏增多,大批的竹木排筏由山区运来,停靠于此,船只往来也很频繁,常日达七八十条,此时集镇已成内河天然码头。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集镇商业发达,据老年人介绍,各种店铺有一百多家,大的店铺作坊雇用学徒工匠二三十人。当时有名的糕饼店有王义降、元泰和,加工的糕点花色繁多,尤其是方片糕制作精细,片薄匀整而香甜。中药店铺有六家,最大的有“陈恒生”、“太和春”、“胡广生”,自制中药,诊病配方。布店五家,最有名的“恒丰和”、“同裕源”,浴池有“沧浪园”、“大乐园”、“新新园”,“新新园”拥有座位六七十人,茶馆三家,有名的有“金谷春”、“柳翠仙”还有杂货店三十多家,粮行六家,另外,小商贩遍及全街。由于泾县人来此经商者居多,故有“无泾不成镇”的说法;此间,纺纱、织布、找线、织袜、刺绣等手工制作开始盛行,本镇人民王景玑还首创“西河私立培英小学”,据说兴盛时,人口将近六千。 抗日战争爆发,小镇曾遭日机三次狂轰滥炸,毁坏房屋百余间,伤亡近百人,到处是颓坦断壁,民不安宁;三十三年,集镇沦陷,日军强化治安,姿意肆虐,交通断绝。集镇冷落。 抗战胜利后,-政府不顾人民困苦,强行纳税捐款,搜括民脂民膏,镇上物资奇缺,商业不振,物价飞涨,货币贬值,人民怨声载道。 1949年4月23日,西河解放,集镇得以新生,人民安居乐业,镇上店铺摊贩增多,从事竹、木、铁手艺人不少,手工纺织也很发达,自纺自织,生产各种棉织品,麻织品,刺乡品,山区竹木柴炭在此转销量增大,附近农村的农副产品都聚集于此销售,市场繁荣。据资料载,居民时达3800多人。 西河古镇,商业极为发达,素来是一个消费集镇,天然水运码头,居民多以经商谋生,手工业者也有不少,特别是古镇的小吃,西河混饨,羊肉、蛋糕、油炸臭干子、方片糕、青弋江小鱼等。附近农村土地肥沃,盛产粮棉。建国后,街容店貌日渐更新,近几年,镇政府大楼、中学教学大楼、邮电大楼与新湖商业街平地而起,颇有现代建筑风姿,而老镇仍保古镇特色。随着国家农业旅示范点——和平生态旅游区,西河古镇景区基本具备了吃、住、行、游、购、娱、教(市、县教育基地)要素条件,全方位为游客提供优良服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极大的关心和支持下,现在正步入一个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将乘势而上,继续保护古镇资源,特色小吃,民俗风情。以及绿色生态旅游特色,加大古镇保护力度与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加强软件建设,努力开拓市场,把景区建设成为集古镇游览、特色小吃、沙滩游泳、休闲度假,弋江漂流,民俗风情与和平生态公园生态旅游及科普教育,珩琅山景区的佛教游等一体的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