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长城遗址,是战国时中山国修筑的军事防御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北保定西部太行山区涞源、唐县、顺平、曲阳一带,总长约89公里。
中山国长城始建于公元前369年,主要是为了抵御当时赵国的入侵。在河北省顺平县境内的富有村,文物工作者还发现了中山国和赵国两军对峙时中山国在此屯兵的遗迹,这一发现印证了《史记·赵世家》中“赵成侯六年,中山国筑长城”的记载。
中山长城以主干城墙为主体,另在一些险要的关口筑城或筑墙扼守;在城墙内侧修筑较大的城址为屯戍点,或在城墙附近驻兵防守,共同构成一道严密的防御体系。
《史记·赵世家》云:赵成侯“六年(公元前369年),中山筑长城”。经调查,这道防御赵国的长城在涞源县黄土岭至唐县周家堡、顺平大黄峪,以山为险,未见城墙。
从大黄峪村西山峰始,长城沿唐河东岸南走,至凤山庄南分为两支,一支止于山崖之上,一支向西南又转北,止于唐县灌城。在顺平隘门口、曲阳郑家庄北侧山岭上又见长城。长城总长约89公里。墙体为石砌或土石混砌,残宽1~2.5米、残高0.4~3米,沿线发现城址4座、屯戍遗址2座和烽燧遗址6座。
中山长城在顺平县境内总长24公里
中山长城起自西北顺平县神南乡大黄峪村西北约3里处的名为“大簸箕掌”的山峰半山腰处,沿山脊顺势而呈西北—东南走向,蜿蜒曲折于山脊和悬崖之上。经华新西伸向神北村东北山梁山,折而向东延伸,遗迹模糊难辨。由神北村向南,绝壁连绵,未筑城墙,以山为险。在神北村南几里处,长城又出现于大悲乡大悲村西北的西山岭上,向南曲折而行,到富有村为唐河的一条小支流隔断,随后又在富有村东山岭上出现,呈西北—东南走向。延伸至团结乡境内,再经大岭后村后、李家沟村东北转向南进入齐各庄乡界内,经柏山村西北,沿大碗岭、黄坡山、乔尔坡,直插入顺平、唐县交界的马耳山北麓,转面入唐县境内。
中山长城唐县境内共长44公里
长城沿马耳山南麓唐县一侧半山腰伸向一块平坦的山间盆地,翻越盆地中间一座名为“葫芦山”的突兀山峰,在西峒巃村西、上赤村东的山梁山蜿蜒曲折,向西南进入白合乡上庄村北,顺山坡而下,为公路、村庄所隔断。长城由上庄村伸向西南的山南庄,到达西大泽村的东山坡上,为西大洋水库所隔断,长城为水库淹没。长城在西大洋水库南岸的雹水乡凤山庄村西山坡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在凤山庄西南3里处分为两支。一支向东南,终止于凤山庄村南的悬崖之上,一支沿西南坡而下,向北沿灌城乡坡上村、南屯村伸向西北的灌城(已为水库淹没),灌城应是长城的终点。唐县境内长城共有88里长。中山长城分布于保定西部太行山区的涞源、唐县、顺平、曲阳四县,总长约89公里。
附1:
中山国介绍
中山原称鲜虞,是北方游牧民族白狄别种,春秋时期越过太行山东进,多次与晋发生战争。春秋晚期,鲜虞转移至唐县,改称中山,中山武公建都于顾(今定州)。
公元前406年,中山为魏所灭。
至公元前380年左右,中山复国,迁都于灵寿(今平山三汲村一带),与赵、燕发生过激烈的战斗,最终于公元前296年为赵所灭。
附2:春秋战国时期修建长城的原因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由于诸侯互相进行兼并战争,迫于生存与战争形势,各个诸侯国在各自的边境不断修筑边墙,设置关隘,至秦始皇统一六国,连接了各诸侯国所修筑长城之间的缺口而形成了西至大漠,东临深渊的万里长城。
门票:
免费
当前,只有一些探险者才会来到这里,因为道路不同,没有配套开发,一般人不会到这里来。如果您喜欢徒步,喜欢探险,欢迎到中山国古城村遗址看一看。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