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迦寺在哪里?萨迦寺属于哪个省?萨迦寺在哪个省?
萨迦寺旅游,萨迦寺在哪里,怎么走?
萨迦寺简介
萨迦寺,位于日喀则地区萨迦县萨迦镇,在日喀则市西南约160公里处。萨迦寺,萨迦派、萨迦王朝的中心;萨迦寺,因库藏的珍贵文物繁多,被誉为“第二敦煌”;也是最大的寺庙之一,寺庙占地面积约4.5万平米,有大殿108个,佛堂经堂约300多个,建筑面积约70万平米。吸取汉式城郭式建筑风格,匠心独具,特色十足。历史上的萨迦寺,分南寺、北寺,北寺修建较早,由萨迦派创始人昆·贡却杰布,于1073年主持修建;南寺修建较晚,由萨迦派第五祖八思巴,于1268年主持修建。当今所说的萨迦寺,指萨迦南寺,萨迦北寺早已被毁。
萨迦寺
萨迦寺传承
萨迦采取血统和法统两种传承方式。贡却杰布卒后,其子贡噶宁布(1092-1158)主持萨迦寺。贡噶宁布学识渊博,使萨迦教法趋于完整,被尊称为“萨钦”(萨迦大师),为该派初祖。贡噶宁布的次子索南防摩为萨迦二祖。三子扎巴坚赞主持萨迦寺57年,为三祖。四子贝钦沃布的长子萨班贡噶坚赞(1182-1251)是萨迦派著名的人物,也简称萨班,或萨迦班智达,是为四祖。
萨迦五祖,是指萨迦派发展壮大过程中,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五位领袖,其中前三位并未出家,称为白衣三祖,后两位是僧人,称为红衣二祖;因为前三祖并未出家,所以萨迦五祖的之间是亲属关系;其中,一祖为萨迦派创始人的唯一儿子,二祖、三祖为一祖之子,四祖为一祖之孙,五祖为四祖弟之子;五祖之中,四祖、五祖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四祖即藏传佛教中少有的通“五明佛学”者——萨迦班智达,五祖深得四祖真传,为元始祖忽必烈之帝师,掌管全国宗教和地方政权。
萨迦寺历史
公元13世纪初期,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落兴起,用武力统一了中原。1240年,元朝阔端进兵前,欲召见在各教派中声誉较高的萨班贡噶坚赞。1244年,萨班贡噶坚赞率侄子八思巴(1235-1280)去凉州(今甘肃武威)。1247年在凉州会见阔端,并写信说服各派高僧和贵族接受了元朝的对藏条件,把正式纳入了祖国的版图。忽必烈统一全中国,建立元朝中央政府后,封八思巴为“帝师”赐玉印“命统天下释教”,即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并协助中央政府管理,统领十三万户,八思巴遵忽必烈所嘱,在清查户口,制定法律,于1268年在萨迦正式建立起与中国行省相同结构的地方政权,八思巴成为隶属于元朝中央政府的地方行政长官,萨迦派势力达到鼎盛时期。
14世纪后半叶,随着元朝的灭亡,萨迦派在的地位被噶举派取代,但该派仍然维持下来。萨迦派不禁娶妻,以道果教授为主要修法。萨迦派对发展藏族文化起过重要的作用。萨迦派协助元朝统领时期,结束了400多年的战乱局面,社会生产得到发展,文化艺术出现了繁荣局面,当时萨迦派的一些高僧在文学和史学方面都有不少的译著和作品留传下来,如萨班的《萨迦格言》、八思巴的《彰所知论》都是影响深远的名著。八思巴奉忽必烈之命创制的蒙古新字,亦称八思巴字,在中国文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萨迦寺建筑在仲曲河两岸,故称萨迦南寺和萨迦北寺。全寺共有40余个建筑单元,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寺院建筑群。公元1073年贡却杰布初建萨迦北寺时,结构简陋,规模很小。后经萨迦历代法王在山坡上下不断扩建,加盖金顶,增加了许多建筑物从而形成了逶迤重叠、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八思巴被元中央政府封为“帝师”,统领后,萨迦北寺又成为地方政权机关所在地。
萨迦寺布局
萨迦南寺是公元1268年八思巴委托萨迦本钦(萨迦本钦是元朝时萨迦地方政权的首席官员)释迦桑布主持兴建的。当时,一些汉族工匠也参加了施工,后屡次扩建整修,气垫宏伟,平面呈方形,高墙环绕,总面积14760平方米。
萨迦南寺基本上仿照汉区古代城池样式,是具有很好防御性能的坚固城堡,护墙河至今仍依稀可辨。城堡内为殿堂僧舍。大经堂总面积5775平方米,正殿由40根巨大的木柱支撑直通房顶,最粗的木柱直径约1.5米,细的也有1米左右。其中前排中间的话根柱子,被称为四大名柱,即“元朝皇帝柱”(据传为忽必烈所赐)、猛虎柱(相传此柱由一猛虎负载而来)、野牛柱(相传此柱为一野牦牛用角顶载而来)、黑血柱(相传是海神送来的流血之柱)。正殿高约10米,大厅可容纳近万名诵经,内供三世佛、萨迦班智达及八思巴塑像。萨迦寺另一重要殿堂为欧东拉康,内有11座萨迦法王灵塔,殿内墙上绘有八思巴早年的画像和修建萨迦寺的壁画。殿后堂有反映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即萨班与阔端会晤的壁画。欧东拉康的南侧有座“普康”,是该寺修密的宗僧人诵“普巴(多见橛)经”的处所。
从南寺大殿出来,经廊道而至前院,再沿数十级长梯,即可到大殿顶层。平台的西、南两面有宽敞的长廊,廊墙上绘有珍贵壁画,南壁绘有萨迦祖师像,西劈绘有大型曼陀罗(坛城)。
萨迦南寺曾经过多次维修,特别是在1948年的大修中,局部有较大的改变,在大殿前增加了一些附属建筑物,大殿内的木板壁改成了泥墙,重绘了不少壁画,尤其是把围墙上开有垛口的女儿墙改成形式的平合檐等。但从整体上看,南寺融藏汉建筑风格于一体,是藏式平川式寺庙建筑的代表。
萨迦王朝当政时期是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因此,萨迦寺除了具有规模宏大的寺院外,还有一些官署府邸之类的建筑。公元1265年八思巴回萨迦寺时,为他自己建立了一个“喇让”,专门管理他的私人财物和有关事宜。八思巴死后,传至贡噶洛珠坚赞时(14世纪前半期),萨迦昆氏家族为4个“喇让”(“喇让”原指宗教领袖的住所,后演变为宗教领袖办理政教事务的机构),“喇让”则以父子相承,而萨迦法王的宝座则由这4个“喇让”轮流继任。这4个“喇让”为:细脱喇让、拉康喇让、仁钦岗喇让和都却喇让。
细脱喇让的建筑为一长56.6米宽40米的长方形四合院,高四层共16.3米。原来是八思巴任法王时管理卫藏十三万户时的官邸,后来一直是萨迦王朝的政府所在地,最后成为四大喇让之一。拉康喇让的建筑原是八思巴圆寂的地方,在萨迦南寺大经堂右侧城堡内,有三楼一顶,高与大殿差不多,后为四大喇让之一。
仁钦岗和都却两个喇让,均为八思巴时代的建筑,具有相当规模。至15世纪时,三个喇让绝嗣,而都却喇让的阿旺贡噶仁钦和白玛顿堆旺久兄弟,为了争夺萨迦法王的王位,发生矛盾,互不相让,于是分别建立彭措颇章和卓玛颇章两房,萨迦法王就分别由这两房中的长子轮流担任。他们的宫殿建筑当然也是萨迦寺院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萨迦寺从建寺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其间萨迦王朝统治全藏70余年,寺内所藏文物极其丰富,其中尤以经书最为著名。萨迦寺的图书资料集中在三个地方,即北寺的“乌则”、“古绒”的藏书室和南寺的大殿,藏书的总数约有24000函左右。“乌则”为该寺最早的藏书室,据说在八思巴以前就放满了图书,八思巴时代也有少量的珍本藏入该室。该室除藏有大量古藏文抄本外,还有为数不少的梵文贝叶经和汉文经卷。这些经书部部都由金汁、银汁、朱砂或墨汁精工写成。
南寺大殿的藏书数量最多,据说这里的书籍是八思巴任法王时集中了全藏的书写家抄写的。“古绒”藏书室内的绝大部分藏书也是手抄本。其书写时代可能稍晚于“乌则”和南寺大殿。此外,这里还藏有一部明永乐八年附有御制后序的内地印制《华严经》。北寺“古绒”藏有天文、历算、医药、文学、历史等方面的藏文书籍3000函,其中很多是宋、元、明各代的手抄本和稿本,而且多为历代法王批注校释过的珍本。保存完好而又为人们特别珍视的要算南寺大殿法墙中的藏书,大殿后部和左右两侧靠墙处为通壁大书架,架上摆满了典籍,大小版本约有2万余函,其中最大一部名为“八千颂铁环本”经书,长1.31米宽1.12米。这些经典中有的珍本和孤本,是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因此,有些学者认为萨迦的藏书和壁画可以同敦煌相比美,称之为第二敦煌。除这三个较大的藏书室外,小殿和两个法王的颇章内,也有为数不少的抄本和印本书籍。
除些之外,萨迦寺还存有历史档案文件十作箱,据说其中有不省是萨迦派执政时期的重要文件,多系乌拉差役、税收、封文、民间诉讼之类的文件,是研究土封建农奴制度的珍贵资料。此外,萨迦寺还藏有印版2000余块,其中有“萨迦历代史略”、“萨迦教主法王传记”、“萨迦传法记”等颇有价值的印版。
萨迦寺的历史文物非常丰富,作为地方和中央政府关系的历史见证,保存有元代中央政府给萨迦地方官员的封诰、印玺、冠戴、服饰;有宋元以来的各种佛像、法器、刺绣、供品、瓷器以及法王遗物等。其中年代悠久、制造精美、价值很高的文物有两颗印,一为玉质梵文印,一为铜质刻有汉、藏、蒙三种文字的三体印,上面刻有汉文“成化二十一年九月礼部造”字样。据不完全统计,萨迦寺的各种佛像约有两万多尊,其中很多系元、明以来的珍贵文物,其中铸有“大明永乐年施”款识的铜佛有数十尊。萨迦寺有四件珍奇的宝物,即贡布古如(由竹青白瓦巴从印度请来的依怙神像胶)、朗结曲丹(由大译师帕白洛扎瓦修建的佛塔,塔里经常出水,被视为神水)、文殊菩萨像(系萨班的本尊像,据说在像前念七天文殊经就能打开智慧之门)、玉卡姆度母像(八思巴供奉的本尊佛像),四大奇宝中三件是佛像。
萨迦寺的镇寺之宝是当年忽必烈送给八思巴的一个黑木匣子,匣中有一只硕大的海螺,寺中僧人视其胜于生命,只有宗教吉日才开启木匣,捧出海螺由高僧吹奏。萨迦寺收藏的各种瓷器约有2000余件,其中多为元、明时期的瓷器,也有少量宋瓷。唐卡和壁画是寺院绘画艺术的两大奇葩,萨迦寺仅唐卡就存有3000余幅,据鉴定,宋、元、明时期的珍贵唐卡有360余幅。萨迦寺壁画色彩鲜艳、形象生动,除了宗教内容外,壁画还记录了八思巴来往内地和,在北京受封等场面。萨迦寺藏有萨班的袈裟一件,翠红金丝缎面、红绸里、绣花鞋一只,系内地制品,八思巴遗物有凉帽一顶,鞋三只,也系内地制品。此外,该寺还珍藏有元代武器多件,都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萨迦寺壁画
萨迦寺有精美壁画3000多幅,题材广泛涉及宗教、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以佛经、教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昆氏史、萨迦史、山水景观、花卉瑞兽、装饰图案等为主,场面宏大,内容丰富。金廓拉康坛城壁画:即“坛城日殿壁画”。位于拉康钦莫大殿二层西回廊。墙上坛城壁画是迄今萨迦寺最早最完整的壁画,绘于13世纪末。金廓拉康共有壁画坛城63座,其中大坛城20座,直径2.55至2.7米;小坛城43座,直径约0.6米,分布于大坛城四周,相间山水、祥云、佛陀、菩萨、侍女等图像。该拉康坛城壁画,是我国元代绘画艺术珍贵的文化遗产。
昆氏世袭史画:位于拉康钦莫大殿二层东回廊北部。壁画绘制于东壁及南、北两端,题材为昆氏家族世系肖像118尊,尤以天神基仁、昆邦杰、贡嘎宁布3尊画像最为高大,通高2.2米;其余肖像较小,分四层整齐地排列在壁面上,通高0.5米。萨迦昆氏家族自誉为是光明天界之世系,是文殊菩萨所幻化,基仁、裕仁、裕赛三昆仲被尊奉为始祖。壁画开始就从这三天神画起,依次延续到第118代后裔阿旺·贡噶索南。整个壁画俨然是一幅昆氏世系形象生动的连环画。
莲花生传记画:位于次久拉康西壁。壁画详尽地描绘了莲花生大师降生、抵印、弘法、进藏、降魔、建桑耶寺等经历,带有神奇的色彩。莲花生形象被描绘为头戴三角卷沿帽,顶插鹫羽,双眉锁闭,瞠目张口,怀抱骷髅魔杖,手端人头骨碗,呈忿怒相,以示“法力无边”。壁画描绘他降生时,于湖中坐一梗莲浮现水面,四周龙女、仙女、虎、豹、狮、孔雀、鸭、鹅和人欢呼雀跃,后被印度国王安扎底迎至印度学经修身、云游四方、弘传佛法;8世纪,被赤松德赞邀请进藏,一路遭妖魔、蛇蝎,野牦牛、猛狮和地方精灵的残害,他广施法力将其逐一降服;后建桑耶寺,并广译佛经,为佛教在的弘传作出了重要贡献。
释迦牟尼传记画:位于拉康钦莫大殿内之大经堂东壁。壁画淋漓尽致地描述了释迦牟尼佛一生的经历。壁画自他为拯救人类痛苦乘象下凡入胎画起,接着为腋下降生、七步生莲、比武伏象、王子出行、夜半逾城、六年苦修、降魔成道、传经弘法、历经十难、佛祖涅磐、分取舍利等情节。尤以相间绘制的8尊等身像最为引人注目,两侧2尊为立像,右手下垂施与愿印,左手于胸前施无畏印;其余6尊皆结跏趺坐,手分别施与愿印、禅定印、降魔印、说法印等。整幅画面长达66米,如此鸿篇巨幅的佛传连环画实属罕见。
山水鸟兽画:在萨迦寺壁画中多作铺底或反衬,几乎散见于各殿堂。绘有“狮图”、“虎图”、“四合睦”、“六长寿”、“东尊丹巴”(圣僧图)、“瓶荷图”、“松鹤图”等,鸟兽主要为狮、虎、象、鹿、猴、狗、兔、牛、马、羊、鹰、燕、雁、鹤等。画面山势平缓,山坡郁郁葱葱,长满绿色的树木和青草;山间溪水潺潺,湖面平坦舒展、波光粼粼;鸟儿鸣叫枝头,牛羊漫步山野,双鹿息卧树下,白兔嬉戏追逐,仙鹤飞翔空中……山重水复,行云缭绕,描绘出一幅幅宛若仙境的世外桃源,烘托得楼台殿阁格外华丽,给人以世俗风情的亲切感。
寿星图:见于萨迦寺原八思巴官邸的屋顶上,极为珍贵,该图为红底彩绣。中间绘有一头回首巨龙,两边各有一凤朝着巨龙飞翔;龙首和龙身之间有一方框内绘有“龙章凤诰”四个字,为封建时代帝王诸侯的专用物品。整个画面分为三圈:外圈的上首和两侧各绘两只凤凰和花枝,下方绘五狮戏珠;中圈的上边绘寿星、仙鹤、麋鹿、长寿树,左右两侧绘有道教之八仙,下方绘有仙草和八角凉亭;内圈绘寿星,右手托一仙桃,左手拄一拐杖,杖头挂一个葫芦,两角各有一只蝙蝠,象征福寿双全。两边的汉文题款显示这是广东省海南县知县傅汝梅送给鹿大人八十寿辰的祝寿礼物。这幅《寿星图》由内地传到萨迦寺充分说明了萨迦派同内地官员之间的关系和交往。
萨迦寺法事
萨迦寺每年都举行或大或小多次法事活动,其中规模较大、独具特色的要算萨迦寺夏季和冬季金刚神舞。萨迦寺夏季神舞在每年藏历七月进行,冬季神舞历十一月十十九日开始。神舞表演时,舞者都戴着萨迦寺神和各种灵兽面具,神舞用简单的故事情节,形象地反映了藏传佛教密宗神舞的灭杀魔鬼的基本内容。每年适逢这两个时,成千上万的远近僧俗群众都要赶到萨迦寺朝拜观瞻,祈祷神舞能给人间带来幸福和吉祥。
萨迦寺旅游
萨迦寺门票50元每人;海拔约4310米,一般不存在高原反应;萨迦寺所在的萨迦镇,可以住宿,条件一般,价格相对日喀则市内住宿,要便宜一些,约30-50元可以搞定。日喀则市到萨迦寺,约160公里路程,市内有发寺庙的班车,车票每人约50元。[1]提示:在寺里给僧人拍照一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当然人家拒绝的话,你也不要强求。如果答应了给被拍摄者寄相片的,希望旅行结束以后一定要实现自己的诺言。要想拍摄两江环抱寺庙和周围鳞次栉比的僧房和藏式民房组成的壮观景色,需要到镇对面的达玛拉大山的山腰,可以在乘车路过时停下拍摄,那里可以很容易就选到好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