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山

南台山旅游景点介绍

广东省平远县石正镇境内旅游景区

南台山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石正镇,海拔648米,是粤东八大名胜之一。景区奇峰突起,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从南向北看,双峰并峙,状如雄狮高踞,雄伟壮观;从东向西看,有如卧佛观天。景区有许多怪石奇景、名胜古迹,奇闻轶事和动人传说,有着别具一格的历史和韵味,拥有“南台八景”(武仙殿、白云寺、螺洲洞、青云寺、金粟山、合掌岩、出米石、东霖寺)等胜景40多处。景区是集融礼佛拜佛、休闲度假、运动养生、生态保护、水体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观光胜地 。

南台山发展历史

平远县依托南台山建立了南台山森林公园景区,规划面积2073.2公顷,包括南台山卧佛景区,石龙寨观佛景区和程旼纪念园景区。

2007年8月,被广东省林业局批准冠名为广东南台山森林公园,成为省级森林公园。

2009年12月25日,根据“林场许准[2009]1064号”,准予设立南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定名为“广东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南台山卧佛”文化

这一发现让广东南台山森林公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非常振奋,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过去鲜为外界所知、当地人一直敬而远之的南台山天然卧佛,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国内外最大的一座天然“卧佛”。

2008年4月中旬,广东南台山森林公园管理处将发现结果写成了书面材料,郑重向平远县委、县政府报告,从而揭开了南台山天然卧佛世界第一的神秘面纱。

2008年6月19日,平远县副县长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南台山天然“卧佛”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是平远县极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

现在平远人民以拥有“卧佛”为荣、与“卧佛”相伴感到骄傲,“卧佛”也成了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现在去南台山休闲、旅游的人也与日俱增,2008年平远县已将打造南台山天然卧佛文化列入发展山区旅游产业的规划之中。

据了解,2008年广东南台山森林公园核心景区建设正在强势推进,南台山森林公园道路、景点设施等硬件建设已全面铺开。与南台山天然大佛隔山相望、地处城区的石龙寨景区内已投资1800多万元,于2008年春天建成了登山旅游通道和观佛亭等设施,人们登上观佛亭,便可一览无余地观赏到卧佛全貌。

南台山地质特点

据当地地质资料记载,地处平远县的南台山发育于1亿多年前的侏罗纪中晚期,由于受地壳运动的影响,逐渐形成以砾岩岩层为主的石峰,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岩壁自上而下都是断层分布,其色艳若赤霞。南台山天然卧佛由群山作床,其头、额、眼、鼻、唇、颈、胸、腰、腿、脚清晰可见。日出之时,周身赤红;日落之际,背后霞光万道,整座山成了一张惟妙惟肖的“卧佛”剪影。

南台山天然卧佛横跨两省,身在广东,足入江西寻乌,其头、身、足由南台山、青云山、紫林山三山连亘。佛首为南台山,山上的石、竹、绿阴、山径、亭阁、寺庙分别呈现为卧佛的发髻、额、睫毛、鼻梁、双唇和下颚;佛身是青云山,宽广的胸膛、浑圆的腰自然分明;匀称的双腿和脚板跷起的佛足是紫林山的大部分。

南台山主要景点

南台山位于广东省平远县石正镇,海拔648米,是粤东八大名胜之一。景区奇峰突起,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从南向北看,双峰并峙,状如雄狮高踞,雄伟壮观;从东向西看,有如卧佛观天。景区有许多怪石奇景、名胜古迹,奇闻轶事和动人传说,有着别具一格的历史和韵味,拥有南台八景等胜景40多处。景区是集融礼佛拜佛、休闲度假、运动养生、生态保护、水体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观光胜地。

南台山地理位置

南台卧佛山景区

南台山其他介绍

南台山位于广东省平远县石正镇,海拔648米,是粤东八大名胜之一。景区奇峰突起,千姿百态,从南向北看,双峰并峙,状如雄狮高踞,雄伟壮观;从东向西看,有如卧佛观天。景区有许多怪石奇景、名胜古迹,奇闻轶事和动人传说,有着别具一格的历史和韵味,拥有“南台八景”(武仙殿、白云寺、螺洲洞、青云寺、金粟山、合掌岩、出米石、东霖寺)等胜景40多处。

南台山—-是世界上最大一座天然大佛。

平远县依托南台山建立了南台山森林公园景区,规划面积2073.2公顷,包括南台山卧佛景区,石龙寨观佛景区和程旼纪念园景区。

2007年8月,被广东省林业局批准冠名为广东南台山森林公园,成为省级森林公园。

2009年12月25日,根据“林场许准[2009]1064号”,准予设立南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定名为“广东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据当地地质资料记载,地处平远县的南台山发育于1亿多年前的侏罗纪中晚期,由于受地壳运动的影响,逐渐形成以砾岩岩层为主的石峰,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岩壁自上而下都是断层分布,其色艳若赤霞。南台山天然卧佛由群山作床,其头、额、眼、鼻、唇、颈、胸、腰、腿、脚清晰可见。日出之时,周身赤红;日落之际,背后霞光万道,整座山成了一张惟妙惟肖的“卧佛”剪影。

南台山天然卧佛横跨两省,身在广东,足入江西寻乌,其头、身、足由南台山、青云山、紫林山三山连亘。佛首为南台山,山上的石、竹、绿阴、山径、亭阁、寺庙分别呈现为卧佛的发髻、额、睫毛、鼻梁、双唇和下颚;佛身是青云山,宽广的胸膛、浑圆的腰自然分明;匀称的双腿和脚板跷起的佛足是紫林山的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