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军政府旧址

荣县军政府旧址旅游景点介绍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荣县军政府是全国第一个脱离清政府统治建立的县级资产阶级政权,比武昌起义建立湖北军政府早半个月,荣县独立“首义实先天下”,在辛亥中具有重要意义,享有重要历史地位。军政府旧址保存完好,坐落在旭阳镇首义广场内,总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4平方米。正厅及部分正房、厢房开辟为陈列室,共六个展室,分三部分展示辛亥时期的形势和荣县同盟会活动情况。陈列馆大门上悬挂着原中央总题写的“辛亥首义荣县军政府旧址”匾额,陈列馆免费对外开放 

2019年10月7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荣县军政府旧址历史沿革

1911年9月,吴玉章与同乡龙鸣剑、王天杰共同举事发动起义,于9月25日宣布荣县独立,建立荣县军政府,行使军、政、财、文大权,开辛亥起义之先河。军政府就设在县署衙内。 

《荣县志》记载,荣县军政府旧址所在地为唐宋时期荣州官署,元末因战乱焚毁。明洪武七年645年前(1374年),原址恢复重建。375年前明末甲申年(1644年)因兵火再次焚掠殆尽。352年前的清康熙六年(1667)原址重建,至宣统年间为清四川嘉定府荣县县衙。

1912年,建立后,为荣县政府驻地,上世纪四十年代,曾对该建筑进行较大规模维修。

1911年,四川保路风潮高涨,各地纷纷组织保路同志军,荣县在同盟会的组织下举起反清义旗,并于该年8月发动武装起义,9月25日,在吴玉章、王天杰等人的领导下,在全国率先脱离满清政府统治,建立了第一个县级资产阶级政权——荣县军政府。

1912年建立后,为荣县县署驻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处为荣县人民政府办公驻地。

荣县军政府旧址历史意义

见证荣县最早脱离清王朝

 

荣县军政府是辛亥时期由中国同盟会倡导建立的全国第一个脱离清政府的县级资产阶级政权,比湖北军政府的建立还早15天,在全国享有重要地位。

荣县军政府旧址,是辛亥中全国最早脱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历史见证,也是荣县在四川保路运动中树起武装反清旗帜、建立政权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荣县独立,开启了辛亥各地起义独立之先河,成为成都东南民军反清武装斗争的中心,亦成为东路民军的后方根据地。

孙中山先生说:“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或者要推迟一年半载的”。孙中山先生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平均地权”纲领,在荣县军政府旧址展区大厅里,还展示着当时用白布书写而成的展品。

荣县军政府旧址,是地方管理机构演变的见证,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是中国辛亥史的活教材,是荣县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

荣县军政府旧址其他介绍

荣县军政府旧址,位于四川省荣县(旭阳镇)县城内,现在的荣县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后边。 

荣县军政府旧址,是辛亥中首义的荣县独立后,吴玉章等者处理军政事务的地方。属于清代三合院式古建筑,旧县署的三堂、后堂及两边的厢房组成,总面积700平方米。

1911年9月,吴玉章与同乡龙鸣剑、王天杰共同举事发动起义,于9月25日宣布荣县独立,建立荣县军政府,行使军、政、财、文大权,开辛亥起义之先河。

军政府就设在县署衙内。

2019年10月7日,荣县军政府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保护范围:东至县政府住宿楼,南至办公楼,西至县政府食堂,北至体育场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