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年间台儿庄运河开通后,台儿庄成为南北水运的咽喉要地。 于是,“商人蜂拥而至”,其中不少是外籍穆斯林。 为了有一个礼拜的场所,他们在台儿庄城东门建了一座小清真寺。 清朝初年,水运的繁荣带来了台儿庄的繁荣。 “商人游人,居民慷慨,村镇之大,堪称天下第一。” 越来越多的徽商落户台儿庄。 原有清真寺已不能满足其礼拜需要。 清朝乾隆年间,阿訇李中和提议重建清真寺,以弘扬伊斯兰教。 据寺前石碑记载:“李中和舍塔,专心救度,南行川闽,北行玉岩,积蓄数年,得功一次。”为了所有人。” 修葺一新的台儿庄清真寺位于台城北门。 虞姬花园旧址占地38亩。 台儿庄清真寺正门坐北朝东,有大殿5间,南北讲堂各5间,东西小讲堂各3间,西水房3间,大殿25间。 后门坐北朝西,门楼两侧各有一对大理石紫花石鼓,耀眼夺目。 庭院内苍松翠柏,花草茂盛,典雅宜人。 清末,南讲堂改建为门楼,大门改朝南,“古清真寺”门额也改为“清真寺”。 据考证,大多数清真寺的大门都朝东,朝向伊斯兰圣城耶路撒冷的方向。 只有台儿庄清真寺坐北朝南。 民国初年,阿訇陈兴真与同乡马振堂集资两次修缮。 古寺建筑、殿堂相当壮观,闻名鲁南、苏北,信众前来朝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