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导游的名声为什么这么差

云南当地导游靠谱吗_云南游玩导游_找云南当地导游/

 

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云南导游再次走红。 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一名云南导游在旅游车上不断咒骂游客。 但这并不是云南导游第一次以这种方式出名。 同样是国庆期间,网络上还曝光了其他云南导游的情况。 他们有的嘲笑游客“穷”,有的辱骂不购物的游客是“流氓”。 据媒体报道,早在2014年,一段丽江导游斥责游客“不买东西比卖淫更可耻”的视频就在微博流传。

云南是旅游大省,每年接待大量游客。 但导游、旅行社侮辱、伤害游客事件频发,着实给整个云南旅游业带来了耻辱。 云南导游为何如此咄咄逼人? 很多批评人士认为,行业管理不够有力,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简单。

不能说云南旅游管理部门对此无动于衷。 每次这样的事件被曝光,旅游管理部门都能迅速采取行动,对涉事导游和旅行社进行处理,处罚力度不可谓不严厉。 去年,云南省还专门成立了旅游警察,负责处理旅游纠纷。 但尽管如此,导游强迫购物、侮辱游客的事件仍然时有发生。

云观察注意到,海南(尤其是三亚)导游与云南在导游恶名榜上经常“并驾齐驱”。 事实上,海南旅游管理部门事后也进行了严厉处罚。 三亚也是全国第一个设立旅游警察的城市。 但导游强迫游客购物的行为仍难以杜绝。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海南是旅游大省,云南也是旅游大省。 为什么以旅游业为支柱的地方和城市常常羞辱游客? 这就像一个繁忙的餐厅,服务员总是瞪着客人,这令人难以置信。

但按照常规逻辑无法想象的事情经常发生,所以一定有另一种逻辑在起作用。

主要问题可能是对旅游业的依赖。 海南三亚、云南丽江是非法导游的重灾区。 正是这两个城市高度依赖旅游业。 城里大量的人和公司都是围绕游客做生意的,其他行业聊胜于无。 这就产生了一个后果:如果一个人或一家公司找不到从游客身上赚钱的方法,它可能无法生存。 由于缺乏行业多样性和就业多样性,太多企业和从业者都围绕着旅游业和游客。 游客不付钱,就等于白干。 生存压力,迫使一些旅行社和个人走上了欺骗游客的道路。 类似的现象在很多旅游景点也存在,原因是一样的。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与其他一些省市相比,云南、海南的游客跟团游比例更大。 被导游侮辱的游客都是跟团旅游,哪怕是临时散客。 不管怎样,自由行游客并不太担心强迫购物和被导游羞辱。 由于云南、海南两省的游客很大一部分是跟团的,因此更容易遇到无良导游。 也就是说,这种现象每个省份都有发生,但其他地方的跟团游相对较少,这样的事件自然也比较少见。

那么为什么云南、海南的团体游客比例更高呢? 这是因为这两个省份在中国领土上相对偏远。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去云南、海南旅游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比较高,旅行社组织的旅行团飞来飞去、吃饭。 住宿比自助游便宜很多,而且由于旅行社在路线规划上更有经验,所以行程非常紧凑。 几天的时间可以游览很多景点,同样的情况下,你可以比一个人旅行去更多的地方。 这对于收入不是很高、旅游消费刚刚起步的中国普通民众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相反,如果去的地方不是很远很近,大多数人都不会加入旅行社。 你见过去西双版纳旅游参加旅行团的昆明人吗?

此外,云南经济整体落后。 由于商务、公务、求学等原因来云南的人并不多。 绝大多数人来云南是为了纯粹的旅游。 既然他们千里迢迢终于来到了云南,既然是花自己的钱,那就要特别注意旅游费用,这也是为什么云南有这么多负团费的旅行团。 相反,如果是商务或公务旅行,首先很少参加跟团游,其次价格敏感度较低。

从经营模式来看,丽江、大理、西双版纳、三亚等城市的旅行社也过于单一。 一般来说,旅行社可以有两个职能,一是接待外国游客到当地旅游,二是组织本地游客到外地旅游。 北京、上海、杭州等发达城市的旅行社组织当地人出省外、出国旅游,已经是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 但丽江、三亚等地,当地人口少,收入低,出行很少。 所有旅行社都是靠接待外国游客生存的。 外国游客一生可能会来一次。 旅行社和导游并不期望积累声誉并从回头客那里赚钱。 他们正在做一笔一次性交易。 从游客身上赚钱最好的办法就是抢时间,这样就显得丑陋了。

当然,游客的因素也不容忽视。 很多刚开始旅游花钱的普通中国游客,想出去玩,但又贪图便宜,省钱。 他们幻想天上掉馅饼,总觉得自己花很少的钱去丽江、三亚赚了钱,但旅行社和导游却不能占便宜。 早年信息不畅通,互联网不发达。 即使旅行社组团便宜,只要骗得好,游客总会买东西的。 旅行社和导游最终没有损失,所以游客和游客之间还是有一点面纱的,他们并没有恶意。 但现在网络发达,游客早已接受了各种拒绝购物的策略。 淘宝上有很多景区所谓的当地特产,而且价格便宜。 人多谁会跟着导游去逛街呢? 面对不好忽悠的游客,导游不得不撕破脸。

总而言之,云南导游臭名昭著的原因并不那么简单。 如果旅游环境没有根本改变,事后仅靠重罚,这种事情很难杜绝。

>>云机房热点

昆明土地市场正在复苏 7-10月卖地收入达11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