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庙山遗址旅游景点介绍
关庙山遗址,距今6000至4000年,是长江流域同年代文化遗址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遗址。
关庙山遗址遗址简介
关庙山遗址,现存面积约4万平方米。发现有房址10座,另有瓮棺等遗迹。房址多为长方形或方形地面建筑,居住面和墙壁均烧烤成红烧土,房址内有坡顶、竹骨泥墙、隔墙等遗迹。小型房基面积35平方米,中型房基面积52平方米。磨制石器品种多,制作精细,多为斧、锛类工具。陶器有口径达76厘米的陶盆、蛋壳胎彩陶,还发现有陶鼓、陶摇铃等陶质乐器。大型陶盆、蛋壳胎彩陶的出现及内黑外红的烧造工艺,均表明关庙山陶器制造工艺的领先地位。
关庙山遗址除大溪文化遗存外,还有屈家岭文化和极少的“青龙泉三期文化”遗存。
关庙山遗址历史意义
关庙山新石器遗址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其考古收获除已收人《中国大百科全书》和《新中国考古发现与收获》外,目前公开发表的有影响的论文有;大溪文化因最初发现于四川省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1962年石兴邦先生第一次提出“大溪文化”的名称,已知大溪文化的分布地区西起瞿塘峡西岸,东至洪湖之滨,南抵洞庭湖畔,北达荆山南麓,横跨川、鄂、湘三省。李文杰先生把大溪文化分为南北两个类型,即北部的湖北枝江关庙山类型和南部的湖南安乡汤家岗类型。
关庙山遗址文化意义
关庙山遗址既是大溪文化的典范,也是长江中游非常重要的史前稻作遗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丰富我国稻作文化的内容,进一步探讨我国稻作起源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关庙山遗址中大溪、屈家岭、青龙泉文化的相关、连续性,表明该遗址可能有更早的稻作文化史。学术界已有学者提出,湖北鄂西的“早期”遗存均可归属于湖南彭头山文化(距今8000一9000)和皂市下层文化(距今7000一8000)范畴。宜都城背溪(距今7000多年)、枝城北等为“彭山头文化”,宜都金子山、孙家河等为“皂市下层文化”,因此,城背溪文化存在明显的早晚两个阶段。
枝江关庙山与宜都城背溪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能排除一江之隔的直接影响作用,有观点认为,关庙山前大溪文化即为城背溪晚期文化。笔者通过研究分析认为,关庙山与城背溪文化,皂市下层文化和彭头山文化均位于长江中游上缘,纬度、气候、地理条件基本相同:且出土的稻谷遗存如出一辙,即在陶片和红烧土中都发现有稻谷壳碎屑和碳化稻谷现象;同时,陶器的制作、器形、纹饰也基本相似,另外,石器工具也仿佛有着继承发展痕迹;还有,这一地区离“长阳人”的遗迹最近,推想“长阳人”的后裔率先从采集、狩猎经济向原始农业经济迈进,不能说是“天方夜谭”的事。因此,把关庙山、城背溪、皂市下层和彭头山文化划分为同一稻作文化范畴更为恰当一些,应该说是没有牵强附会之嫌的。把某一区域统称为某某文化,尽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必定是后人约定俗成的,带有鲜明的主观性,如果彭头山文化发掘早于巫山大溪,枝江关庙山归属彭头山文化恐怕更容易被人接受。关庙山稻作文化向下延续的事实,已通过枝江出土文物及史料所充分证明,在这里没有必要进行阐述,关庙山稻作文化向上延伸的潜力相当大。我相信,随着稻作文化研究的继续深人,关庙山稻作’文化的渊源是可以被揭示的,届时可能会推动中国稻作起源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二)关庙山稻作文化的生产工具、陶制炊器完整的定居房址,在当时已达到了原始农耕生产的先进水平,所以有足够的理由说明,关庙山稻作文化应早子目前科学鉴定的年代。如前所示,关庙山遗址,如果能大刀阔斧地进行全面发掘,可能是中国稻作文化中的奇葩。
该遗址陶器中普遍的稻壳碎屑和炭化稻必然是舂米加工的产物,石杵陶臼的出现,说明先民们已告别了最早的加工工具石磨盘,它告诉我们,关庙山稻作文化已发展到了相当的水平:引人注目的是,饪食炊器鼎、甑、釜的发现,证明先民饮食颇为讲究,因而农耕已有代替采集、狩猎的可能;大量的盛水饮水陶器的出土,给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关庙山时期的先民是否已掌握了酿酒的工艺,人们是否有了饮酒的习惯,特别是大型储粮陶容器的出现,表明关庙山史前稻作生产已有了较多的余粮,或许人们已有了备荒的意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关庙山稻作文化生产的历史完全有条件向上追溯。可以断言,关庙山稻作文化丰富的内涵与目前其他稻作遗存相比,并不逊色,比如该遗址文化层次分明,延续时间近800年,堪称中国史前文化堆积之最。
(三)对关庙山遗址的考察研究,如果把陶器与农耕有机地结合起来,必将扩展稻作文化研究的视野。关庙山遗址从发掘到现在,历经16年的艰苦努力,在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目前对关庙山陶器的研究,可以说在全国处于领先的地位。笔者认为“民以食为天”,世界上任何一处有影响的史前遗址无不与人的吃喝生存有关,因此研究史前文化离开对粮食的研究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关庙山遗址获得荣誉
2022年1月,入选“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关庙山遗址其他介绍
关庙山遗址于1977年兴修水利工程时发现,当时就引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队和省市文物考古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兴趣,立即对该遗址进行了重点发掘,在发掘的2000多平方米的探方中,出土文物达5000多件。
这些文物大致上分两大类:一类为石质生产工具。品种齐全,磨制精细。有石斧、石锛、石铲、石凿、石网坠等,不仅适合当时不同的生产用途,而且也可以看出关庙山先民们的生产方式,已由采集、渔猎向种植养殖转变。尤其是出土了加工粮食的石杵、陶箕以及夹杂在泥土中的稻谷壳,进一步证实了当时的关庙山人已种植了一定规模的粳稻;另一类为陶器用品,十分丰富。有釜、缸、瓮等储藏具;有陶箕、网坠、纺轮等工具;还有供儿童玩耍的龟、球、铃等工艺品和埋葬死婴所用的瓮棺。这些陶器适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生活用品的造型和现代生活用品的造型几乎一样。尤其是其中的彩陶和蛋壳陶,堪称精品,其造型别致,做工精细,色泽自然,纹饰古朴,有的陶胎薄如蛋壳,拿在手中,轻巧自如。这些种类繁多的陶器用品,与当时的先民们主食稻米密切相关,是中华民族祖先们勤劳智慧的结晶。
遗址中还发掘出原始部落房基十座,有方形的,也有长方形的;有地面建筑,也有半地穴式建筑;屋项均为草原四面坡式,墙体采用竹木结构、外抹泥土而成。由于枝江这一带雨水多,地下水位高,关庙山的先民们已在房屋建筑中考虑到防潮问题,将房基垫层和泥土墙体用火烧烤,还在墙根外围铺筑了散水坡。这些技术在我们今天看来,好象极为简单,然而,我们的先民们在当时恶劣的生活环境中,为了生存下去,不知经过多少代人的搏斗与探索,才掌握了这种防潮技术。对此,今天的考古专家们对关庙山原始房屋建筑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里的建筑技术已具备了南方建筑的基本特点。可见我们枝江先民们为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多么伟大的贡献,给我们的民族留下了多么珍贵的文化遗产。
该遗址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不仅属大溪文化,还叠压有屈家岭文化层和石家河文化层,是长江流域著名的原始村落遗址,它又一次有力地证实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该遗址的考古成果已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和《新中国考古发现与收获》。《枝江关庙山》专著也即将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