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湖旅游景点介绍
城西湖特产丰富,银鱼是城西湖名鱼,驰名省内外。沣虾(秀丽白虾)为名贵品种。三角蚌、癫蛤蚌、菱、藕、芡实、茭白等、芦苇、荻柴、杞柳等,产量丰富。
城西湖位置境域
城西湖,又名沣湖,为淮河中游大型湖泊之一,对调节淮河洪水,保证下游城市、矿区、铁路等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东与霍邱县临淮、牌坊、俞林、宋店等乡和霍邱县城相接,南、西与坎山、邵岗、五塔、高塘、范桥、周集等乡沿岗相连,北滨淮河。以前,西含临王洼地、东北包括姜家湖。8年(1919),淮河西湖长堤筑成,接着筑成上格堤,28年(1939)下格堤建成。西湖的范围一般指上格堤以东,下格堤以西,不再包括临王洼地和姜家湖。建国初期,以海拔高程20米等高线为城西湖与四周岗(湾)的分界线。1966年围垦后,西湖的地图标记确定标在北起沣河桥,南到宋店乡的张集,东抵俞林乡的岗脚,西到坎山乡湾地的19米高程以下范围内的33平方公里的地区,被围垦区则称为城西湖围垦区。
城西湖面积历来以水面(或水位)为据施测确定,因所取角度或施测方式不同,数据也不尽相同。23年(1934)《安徽通志·水工稿》载:“城西湖面积,历年枯水期,纵横直径20公里,水深1米,丰水期(无淮水倒灌)纵横直径30公里,水深约3米。”26年(1937)5月《霍邱县添建两湖唅闸报告》载:“西湖流域面积2000平方公里,湖面积430平方公里,湖内最高水位约19.3米(无淮水倒灌。西门外水位)。
建国后,水利资料记载:围垦前,城西湖水位22米高程时,面积380平方公里,相应蓄水9.4亿立方米。25米高程时,面积455平方公里,相应蓄水22亿立方米。1966年围垦后,水位在22米高程时,面积89平方公里,相应蓄水4.95亿立方米。
城西湖其他介绍
水天相接的湖面时而被微风吹皱,细浪相拥,波光粼粼,骄阳下闪动着璀璨的珠光,仿佛一湖珍珠在熠熠生辉。时而有大风吹过,湖面迅速波动,一浪紧随一浪,打着“哗、哗”的节拍,争先恐后地向岸上奔跑。时而有狂风袭来,湖面瞬间沸腾了,波浪翻滚,溅起浪花,波涛震耳发聩。虽比不上钱塘大潮,绝不亚于“无风三尺浪”的海面。无风时,清澈的湖水倒映着蓝天,水气蒸腾,薄雾时起,湖面上星罗棋布的渔船在徐徐挪动,渔民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他们是在播种,是在养护,是在收获。
湖边,红菱牵着荷花,蒲草伴着芦苇。看到眼前碧绿千顷,苍翠欲流的菱叶,不觉想起庸浩然的“丛丛菱叶随波起,朵朵菱花背日开。“荷叶、莲花不甘落后,可着劲上长,南宋大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用在这里最恰如其分了!望着风景如画的“城西湖”,欣赏着眼前醉人的美景,物我两忘,仿佛置身于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