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直播间 找到上海最佳骑行路径brbrspan stylefont-weigh

 

2004年,上海将主干路的非机动车道改建为公交专用道,这意味着道路空间开始向机动车使用倾斜。 

2006年,上海完成了非机动车道网络规划,规划了25条自行车廊道。

至于实施效果如何?不知道有多少市民在刚过去的上海交通大整治期间,是因为无路可骑被违规和罚款的。

从“骑行天堂”荷兰留学回到上海任教的朱玮,感受到自行车出行的落差。

2014年,他和团队成员通过一个运用叙述性偏好法的研究,对骑行者进行虚拟路径选择调查,应用离散选择模型,整合骑行环境各要素(被选取的10个要素,都是人们较为关心的且城市规划能有所作为的。究竟是哪10个?!我也想知道)得到综合指标,量化对路径评价的影响程度,试图找到评价和改善上海骑行环境的方法,并制作了上海中心城区的骑行地图。

另外,他们设定了通勤和休闲两种情形,分析不同出行目的下,人们对骑行时间和环境舒适度的敏感性差异。

最后,研究得出 “老城区可骑行道路密,但安全性差”和“外围地区路段综合评价更高,但连接性不够”等结论。

这些成果再加以利用,将对自行车系统规划、交通环境整治和出行选择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时间:07/28 周四 20:30-21:30

形式:语音、图文主分享+问答互动

 

内容:

1研究方法说明和主要结论解读

2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分享

3其他相关思考和进一步的计划

报名加入直播间:http://m.qlchat.com/live/60000042046309.htm


分享嘉宾:朱玮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教授、博导

∙ 同济大学 城市规划 学士、硕士

∙ 荷兰埃因霍芬科技大学 城市规划 博士

∙ 大数据与城市空间分析实验室 骨干

∙ 兼任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数字规划技术研究中心 主任研究员

∙ 曾任德国麦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 博士后研究员

∙ 主要教学与研究领域包括城市规划方法与技术、城市空间与行为、决策模型与模拟、绿色交通、建成环境与健康

一份“未完成”的上海骑行地图

扫码可见



来源:拜客绿色出行/启城微观-微信公众号

编辑:Caes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