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又名昆明湖、昆明湖、滇南湖、滇海。 昆明市西南部有盘龙河等河流流入。 该湖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公里。 它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被誉为高原明珠。 平均水深5米,最深处11米。 湖水在海口西南部放出,称螳螂河,是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支流普渡河的上游源头。
滇池风景秀丽,是中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周围有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西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筇竹寺、大观塔、晋宁盘龙寺、政和公园等景点。 度假村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
事实证明,湖周围的地区经常被洪水淹没。 早在1262年,盘龙江上就修建了松花大坝。 公元1268年,开凿海口河,增加滇池流量,减少环湖洪水。 1955年后,在湖上游各条河流上修建了十余座大中型水库,并沿湖修建了数十座电力排灌站,缓解洪涝灾害,保障农田灌溉和城市用水。工业和家庭生活。 湖内盛产鲤鱼、鲫鱼、金钱鱼等。
滇池古称滇南湖,又称昆明湖。 关于滇池名称的由来,有四种说法。 据金昌举《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滇池因“下游浅而窄,如逆流”,故名滇池。 这是从地理形态来看的。 另一种说法是寻音考义,认为“滇人,滇也”。 有人认为是彝语“甸”,意为大坝子。 第三种说法是基于民族称谓的考证。 《史记·西南夷列传》载:“滇”是古代该地区最大的部落名称(氐羌“叟”、“博”或“滇”“戎”),楚将庄羽入主后云南,他更衣,俗称滇王,故滇池之名之前,在滇池就有部落。 第四种思路是,“殿”是壮语的“亭”或“祠堂”,指的是祠堂所在地。
滇池是一个地震断层塌陷的湖泊。 中生代末新生代初期(距今约7000万年前)左右,古盘龙江已发育。 由于长期流水侵蚀,昆明附近变成了宽阔而浅的山谷。 新生代中新世晚期(距今约1200万年),云南陆地经历了几次间歇性隆升,随后出现了南北走向的大断裂。 断层线以西,地壳隆起,形成陡峭的西山,仿佛从湖畔拔地而起; 断裂线以东相对沉降,加之晋宁县西南部和玉溪市的刺铜关山隆起,导致古盘龙江流道受阻,水积聚,成为古滇池。
还有一个理论与这个理论相一致。 据认为,古滇池属红河水系,从慈潼关流入红河。 后来,当滇池水域面积下降到1940米以下时,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刺铜关抬高,海口河下沉,滇池外流受阻。 随后由海口江改道西行,折向北流入金沙江水系。
古滇池北起松花坝,南至晋宁宝峰,东至呈贡王家营,西至马界山麓。 战国至西汉古滇时期,滇池东北岸水位降至1915米左右,如今罗梭坡、龙头街、黄土坡附近大片丘陵平地已从水中出现。
唐宋时期,滇池水位降至1890米,滇池水面510平方公里; 元代水面面积缩减为410平方公里,明代为350平方公里,清代为320平方公里。 如今,它的面积不足300平方公里。 滇池库容也随着面积的减少而减少。 唐宋时期为18.5亿立方米,清代为16亿立方米。 1947年估计约为15.7亿立方米。 如今,库容仅约13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