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清清泉水骑行之旅

文/泉水清清

我和妻子骑着远离喧嚣的赛车,沿着川西宽阔的旅游环线,看山看风景,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

过了几个拐角,山峦叠嶂的美丽景色顿时映入眼帘。 “回山必看山野之美,莫效武陵人,游桃园一时。” 我情不自禁地背诵了唐代诗人裴迪的这首诗,顿时激起了我对“胸怀丘陵谷”的人生启迪。

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山脉,茂密的森林环绕着。 我对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熟悉。 山脉东连仙台山,南连寒山,北连四合山,西连高家山。 可谓山外有山,山峦相连,形成美丽的屏风,故名金瓶山。

仙台山道观是鹤鸣山道教发祥地的一个分支。 道观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高家山至精慧山一带,是蜀汉名将赵云驻扎的九寨连营所在地,距今已有1700多年。 高家山顶有一座瞭望塔,名叫望君楼。 当年,赵云凭借这得天独厚的制高点,俯瞰山下战场,指挥千军万马与敌作战。

我们骑马、游泳,环顾四周。 我的妻子有很强的方向感和记忆力。 她指着右前方的一处区域说道,那个位置就是日进场。 我们都在 20 世纪 90 年代参观过它。 李仁场曾是一座古老的小镇,始于宋代,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这个市场是一个农贸市场,从大邑古城到崇州怀远古镇的茶马古道就经过这里。 虽然地处偏僻,但每逢节日还是很热闹。 人们来这里进行贸易、休息或购物。 场内有一条青石板街。 街道两旁有铁匠铺、裁缝铺、棉布铺、餐馆、茶馆、酒铺、客栈、钉马蹄铁的店铺。 历尽沧桑,李仁场已不复存在,只剩下废墟。

绕过一片森林,眼前就是一片广阔的平原。 不远处是山中溪流交织而成的天然湖泊。 走近湖边,只见镜面般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 成群的白鹭起起落落,自由自在地飞翔。 湖光山影成荫,秋波清清。 湖边的芦苇随风摇曳,让人心生感慨。 他们不禁想起了《诗经》中那句美丽的诗:“草木青,白露霜。所谓美人在水一方。” 湖边三三两两钓鱼的人们,脸上都带着轻松和满足的表情。

我们把车停在路边,出去散步。 穿过森林,路过果园,走进花园和草坪,令人心旷神怡。

远远望去,东西南方向灰瓦白墙,一幢幢引人注目的具有苏州园林灰派建筑风格的住宅群。 一位路过的老人告诉我,这里环境自然,空气清新,平和安静,他喜欢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热爱书画,安静能产生创作灵感。

走近一片绿色的菜地,里面长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和水果。 几十个人在地里除草、施肥、挑水、摘果子,一派忙碌的劳动景象。 一位姐姐告诉我,他们是附近的村民,来农场打工,每个月能挣两三千元。 说话间,她的脸上露出了愉快的笑容。 确实,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给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我和妻子来到这里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寻找那些年我们走过的足迹。 那一年,我们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背着行囊,唱着歌,沿着锦屏山边的一条机械化农耕路,满怀自豪地来到这片偏僻的山谷,安家落户,开始了新的征程。 “新农民”的生活。 路。

我们40多名18岁以下的年轻人,精神抖擞,干劲十足,春天耕耘,秋天收获。 歌声和笑声在田野里、农场内外荡漾。 大家就像兄弟姐妹一样,非常融洽。 在日出日落的农耕日子里,我们彼此结下了友谊,有的甚至收获了爱情。 我和妻子的初恋是在我们即将离开农场时开始的。 桃林里、山涧旁、山上,到处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事物在变化,星星在变化,时间在流逝,环境在变化。 那时的农场已经消失了,我们初恋的痕迹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留在我脑海里的,都是难忘的回忆。 当年的生活和这里的山川河流、一草一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0多年过去了,这里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 当我重游故地时,我感慨万千。

中午,我们依然兴致勃勃地四处探索。 我妻子仍然举着手机不停地拍照,几乎耗尽了电池的电量。 “大邑堪称西岭雪山下的公园城市,这里堪称森林公园、城市中的世外桃源。” 赞美是发自内心的。

【《浣花溪》文学专栏征稿】

欢迎散文(含游记)、短篇小说等纯文学作品投稿。 诗歌不包括在征集范围内,因为它们是由编辑部自己创作的。 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字,标题应注明“散文”或“游记”或“短篇小说”。 作品须为原创且首次发表并提交至《浣花溪》栏目。 禁止抄袭、一稿多投、投稿公开发表的作品。 作者可以在稿件中附上自我介绍和照片。 不要在电子邮件中使用附件,直接发送文本。 部分作品将入选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子》副刊。 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账户名称、银行及分行详细准确信息、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 投稿邮箱:huaxifuka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