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是古代西域的重要据点,也是中原文化和西域各国之间的纽带,这里的文化特色极具超前的美感和混搭感,是一个备受国人喜爱的旅游之地,下面给大家分享2018年敦煌自驾游旅游攻略。
月牙泉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蔚为奇观。早在汉朝时,月牙泉就早就扬名了。绝对是沙漠中的奇观。月牙的形状,千年如此;环境如此险恶,居然有一丝清泉;在沙海中,却不被沙海淹没;泉水中有各种救人治病的草药,千古流传。请大家来到一定要保护环境,月牙泉的水位每年都在下降。不知道是否将来还有幸能见到呢。
敦煌旅游基本信息:
敦煌著名景点: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阳关
敦煌机场:敦煌机场
敦煌火车站:敦煌火车站
对我来说,敦煌就像一个没有人间烟火的梦境,我一边向往着,同时更害怕揭开它的面纱。
在去敦煌之前,我对敦煌的了解止于飞天壁画、沙原隐泉、大漠驼铃、丝绸之路……但仅仅是这些,足以让我给自己勾勒出一个绝美的敦煌。
落日余晖下,我们的汽车行驶在无边的沙漠之路上。经过阳关时,看着眼前的景色,便想起唐代诗人王维那两句著名的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是汉代设置的边关,自古以来有太多诗人以阳关边塞为背景表达过生离死别和家国情怀。当落日触碰地平线,最后一缕阳光照射出人们眼里无尽的悲伤。
否则,为什么余先生的文章通篇体现出深深的宁静与安详,并没有什么门票与游客的影子?仿佛周围并没有别人,只有自己独身一人,专注于脚下与前方。
我们再来时,却不能如此了。订房间,吃快餐,买门票,解决完这些不能不做的俗事,我们进入了景区。刚进大门,便看见大波穿着鞋套的游客,那鲜艳的颜色,相当刺眼。
五颜六色的丝巾随风飘扬,难得看清丝巾后面的脸是什么样子。
看看我们,什么都没有准备,我突然有点后悔没有带鞋套和丝巾,都怪自己心太大。不过,没带那些也并不是件坏事,不论怎样,尽情地体验吧!
听说如今的月牙泉已经失去生命,靠注水维持,究竟不知真假。月牙泉边不再是一间简陋的屋子,而是修起了亭台楼阁。我的拙见,也许留着那旧房子更有意境吧!
坐在山顶,风沙呼啸,将自己放空,感受任岁月变迁,这山,这泉,永在。
回去大家都立刻好好洗了个热水澡,冲掉了残留在身上的沙子,神清气爽。
再说一说莫高窟吧。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它是一条佛教艺术文化长廊。据说在公元366年,一位叫乐尊的僧人云游到鸣沙山脚下,当时夕阳西下,他忽然间看见三危山上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万尊金佛在闪烁。
乐尊又惊奇又感动,认为此地即是佛祖圣地,于是顶礼膜拜,决心在此拜佛修行,开凿洞窟。此后一千多年,历代佛门僧人、官民商贾都来此捐款开窟,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不断。
接着环顾四周,可以看到每一寸墙壁上都绘有精美的壁画,有山水风景、佛像、佛教故事等。虽然随着时间流逝它的颜色变得暗沉不再艳丽,但可以想象它曾经的多彩多姿。
可惜这样一个璀璨的文化宝库,它繁盛过,辉煌过,却在历史的变迁中遭受了太多的苦难。历经岁月洗礼,外国人的洗劫,伤痕累累,却在这沙山岩壁上遗世独立,沉沉低诉。
其实,走在熙熙攘攘的游客中间,即使有导游带领,即使观看制作精美的宣传片,也是无法心领神会,静下心来感受的。而只有在离开它之后再想起,它的轮廓,它的历史,有关它的一切,才在脑海里渐渐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