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思妙象”是这个波浪道的运营方,这个团队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们目前的人员全部都是资深的山地车爱好者。而这条占地800平米左右的沥青波浪道的设计者,正是之前在山地车友间非常知名的勇峰山地车公园的修建者——丁再刚。
关于丁再刚,我们曾经在2019年的第8期《骑行家》杂志中对他进行过专访,对杂志有兴趣的朋友可点击链接进入购买页面。(目前2019年第8期暂时售罄。)
开业庆典当天,不仅有双轮汇、魅力单车这些位于上海的老牌山地车店携车友前来捧场,闪电中国、Shimano、Santa Cruz、Cannondale、RST、魔爪等品牌也在现场搭建了展示帐篷,更多慕名而来的车友,甚至是在新业坊游览的路人,也被这里热闹的气氛吸引而来。作为一个自行车场地的开业仪式,我觉得“骑思妙象”这次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占尽。
让我们来多谈谈关于自行车的事情吧。
这条波浪道开业之后,将会同时开展青少年教学训练和训练玩乐,目前骑思妙象有三名专业教练,任何想去的人都可以在他们的公众号小程序上进行预约。
为了多谈谈关于“自行车”本身的事,我们请到了丁再刚,这条波浪道的设计师,来谈谈这条波浪道,和在这条波浪道之后,他的一个更加宏伟的计划。
(关于丁再刚的故事,可点击链接《这就是家》)
谈谈你的“山地车篮球场计划”吧。
“山地车篮球场计划”是一个我突然想到的概念。我有时候路过路边的篮球场,觉得在很多城市甚至农村,到处都有这些场地,我就想到,如果我们山地车运动能够把场地做到和篮球场一样普及,不管是山地车的路线,还是波浪道的路线,其实国内满足修建条件的地方还是很多的。所以我的想法就是,将来能够实现把场地修建得像篮球场一样普及,能够让更多人——新手也好,老手也好,都能够更多地体验到山地车运动的魅力。
波浪道的修建需要哪些条件?
其实波浪道的修建条件算是最低的:只要你有一块平缓的地方,只要有合适的泥土,满足这些最低条件,就能修建一个波浪道。当然,这个场地最好是合法的。(笑)
为什么你们的第一个场地选在了上海?
因为我们的创始人之一周军,他也提到了,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山地车文化也一直很强,却没有一个波浪道场地。所以正好在我个人事业的空档期,他们刚好找到我,我们目标一致,就决定共同去做这件事情了。我们的所有创始人,对山地车的情怀都是非常深的。
所有创始人都是山地车深度爱好者,在进行这个“山地车篮球场计划”的过程中有怎样的优势?
我们对这项运动都非常了解,都能为这项运动付出自己的贡献,不计回报地去做这件事。但话又说回来,我们想要把这件事做得更长远,又必须把这件事的商业化模式给摸透。就像篮球场一样,就算篮球场很多,培训方面跟不上,一个球场打球的人也不会一直很多。所以我们除了要完善硬件,在软件方面也要跟上。软件方面,我们就需要一些商业运作才能够将它良性地发展下去。
“软件”方面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于教练的资源,那你认为目前国内这方面的教练资源如何?
其实现在滑步车市场的教练是遍地开花的状态,但是教练的水平还是参差不齐。我觉得要把大家往一个正确的方向引导的话,还是需要专业的人。刚才我也提到了为什么我们都是骑车的爱好者,这点很重要,因为我们只有把商业和爱好结合的时候,才能把这件事往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作为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为了赚钱而去赚钱,我们是为了把这项运动推广得更长远,更长久地推动这项运动发展下去。
那么“骑思妙象”现在挑选教练的标准是怎样的?
首先我们现在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对教练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们初期的教练必须身兼数职,不光是教学,包括视频拍摄、活动策划等一些方面的技能也要有,让我们尽量以最低的成本把这件事情做下去。大家也知道,在上海之所以之前没有波浪道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在上海修建波浪道的成本特别高(丁再刚之后补充道,这条波浪道的修建投入费用在百万元级别)。
那么这条波浪道是定位为一条入门波浪道,还是难易结合的?
这个场地其实是一个难易结合的场地。虽然它的面积只有八百平方左右,而且其中的火车头还占据了不小空间,但我尽可能地在这么狭小的面积里做到了更多的变化,让人们能在很小的空间里练到足够多的技巧。这其中有个很初级的儿童场地,但是大的场地,虽然新手也能骑,但是对于高手来说,也有很多隐藏路线可以探索。所以这个场地的可玩性很高,需要你自己去发掘。
关于丁再刚和“骑思妙象”骑行基地的更多内容,敬请关注下期《骑行家》杂志。
在谈话中,令我印象很深的是丁再刚说“把这件事情做得更长远”时的眼神。曾经用两年时间,和另一名修建者何俊源,将一片平平无奇的山开垦成一座在全国——乃至全球山地爱好者圈子中知名的山地车公园的丁再刚,应该深知耕耘的寂寞,也更清楚守住一件正确的事情的价值。
让我们祝他成功。
责任编辑:袁珑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