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旅游景点介绍
公园以客家母亲河、汀江的保护为主题,不仅保护现有的汀江河流湿地,而且是对外展示几十年来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和杨梅之乡的重要基地。
2021年2月5日,被中国林学会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林草科普基地。
福建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主要景点
汀州古城墙
汀州古城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大历四年。汀州古城墙原来有汀州府城和长汀县城两道城墙。府城墙建于唐代,汀州刺史陈剑将汀州治从东坊口迁到现址,“筑土为城”。
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汀州太守刘均,认为州城太小,不适应于汀州的人口增加和商业的繁荣发展,于是,第一次对汀州城墙进行了扩建,城墙周长“五里二百五十四步”,又挖护城河,引西溪之水环绕而东,俗称“西水东流”,并开辟了颁条、鄞江、通远、兴贤、济川、秋成六道城门。
明洪武四年,汀州卫指挥王珪筑窑烧砖,州土城全包于砖石,这时的汀州才有了坚固、雄伟足以御敌的砖石砌成的府城墙。
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汀州知府杨世芳以为长汀县治居民环列城外不安全,乃与长汀县令王邈商议,动工修筑长汀县城。
土城自济川门连绵而西至通津门,长619.9丈,开七门叫会川、五通、惠吉、富有、常丰、西瑞、通今。至此形成了汀州有州城和县城两重城墙的独特格局。
崇祯九年为便于管理和防御,克服“县城依府,府城依山”的不足,提出了州县合一的主张,所以,经报奏朝廷恩准拆去了府城墙,并对全部城池包以砖石进行了增高加厚扩建,从此,将州县合为一城了。
现保留城门还有五座:唐宋时代的三元阁(广储门)、朝天门,明代的五通门、惠吉门、宝珠门,城墙将朝天门、五通门、惠吉门、串联在一起,全长约2600多米,成为长汀悠久历史的见证。
1993年,县委、县政府拔出专款100多万元,对古城墙进行了首期修复工程。
2002年始,在县政府的引导下,民间有识之士组织起“汀州古城墙文物古迹修复协会”,对古城墙作较大规模的修复。
汀江龙门
许多地方都有“龙门”,但是其他地方的龙门并没有“门”,名不符实,唯独汀江源头的“龙门”才真正有“门”。汀江龙门位于长汀县北部庵杰乡涵前村,古称龙门峡,距离县城30公里。这里的山水十分神奇秀丽,是长汀12胜景之一。
秀丽的汀江发源于庵杰乡的上坪山,是由千百条的山泉小溪汇聚而成,到了涵前帽盒山,帽盒山脚下有一天然石洞如仙斧劈两峡成门,上端似桥穹形,洞深数十丈,洞顶岩石壁立,盘亘不见天日,悬崖上镌刻“龙门”两字,江水正是从“龙门”底下潇洒地穿洞而过,真所谓“天生一个龙门洞,千里汀江一线穿。”
山顶上的庙叫帽合山寺,庙内供奉的是神农氏五谷大神,左右供奉的是吕仙菩萨和财神。人们为的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沿寺门右侧石阶小径下吧,半山腰处是烈士墓。
烈士墓的后侧有一岩洞,洞口狭窄,里面却有石锅、石灶、石桌和石凳。经过烈士墓前的石阶,往下走,有一巨石矗立,顶上一线亮光从岩石裂缝之间洒落,这就是有名的“一线天”。
三洲万亩杨梅基地
过去三洲乡却曾经是全省著名的水土流失区,全乡山地面积62963亩,全是光秃秃的,又呈朱红色,被人称为“火焰山”。
1993年,长汀县林业部门为探索长汀经济林发展路子,解决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和水土流失治理,投资18万元,引进浙江东魁杨梅,在三洲乡试种了60亩。当时,村民黄勤也自费购买了100株试种。
历时四年,发现三洲的土质和自然环境很适合种植杨梅,引进的杨梅树长大了,树势强劲,树冠高大,并且开花结果。
福建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地理环境
福建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福建省长汀县中南部,涉及三洲镇三洲、兰坊、小潭、曾坊、戴坊、丘坊、桐坝、小溪头;濯田镇永巫、水口、河东以及河田镇窑下等3个乡镇12个行政村。
总面积590.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66.8公顷,占总面积的79%。
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福建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所获荣誉
2022年9月,批准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其他介绍
该公园核心区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三洲镇境内,山上万亩杨梅园,山下是湿地公园,昔日水土流失重灾区,现已建设成风光秀丽、流水潺潺、林果连片、鸟语花香的生态旅游胜地,也是打造龙岩市十大旅游名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